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十范公桥

谓公天下才,非专一方惠。
及此作舆梁,力行无钜细。
既异国侨为,将同傅岩济。
砻石亘长川,宁须伐山桂。

作品评述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十范公桥》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公天下才,非专一方惠。
及此作舆梁,力行无钜细。
既异国侨为,将同傅岩济。
砻石亘长川,宁须伐山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写给颖上人的,颖上人是他的友人,住在南徐地区。诗中提到的"十范公桥"是指南徐地区的一座著名的桥梁。诗人称颂这座桥梁的建造者范公,认为他是天下的才子,不仅在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和仁德,而是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贡献。

诗人赞美范公在修建这座桥梁时,不辞辛劳,全力以赴,无论是重要的工程还是微小的细节,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范公的精神值得敬佩,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

诗人还提到范公是异国的侨民,但他却与当地的人们一起努力,共同修建了这座桥梁。诗词中的"同傅岩济"指的是与当地人一同修建桥梁,共同为南徐地区的交通和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这座桥梁的宏伟景象。"砻石亘长川"意味着桥梁的石基延伸到了长长的江河之上。"宁须伐山桂"表达了诗人的观点,认为修建这座桥梁比起砍伐山上的桂木更为重要,因为桥梁的修建将造福更多的人民。

整首诗以赞美范公为主线,旨在表达对勤奋努力、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称赞,并强调了修建这座桥梁对南徐地区的重要性。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观点,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赞美才能和崇尚实际的精神。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人来人去市朝变,山后山前烟雾凝。萦带二川河洛水,寂寥千古帝王陵。

山色低衔小苑,春云暗宿空庭。秋千无月冷双绳。间却画栏人静。一夜海棠如梦,半窗银烛多情。好花留不到清明。日日阴晴无定。

逢迎欣晤语,喜气破严凝。汩没叹尘吏,安閒输野僧。宦情元自薄,俗眼莫相憎。松竹开三径,他时我亦能。

安心今得法,问道旧名庵。雅致追庞老,高风数泐潭。远公容入社,弥勒本风龛。寄语邦人道,丛林始罢参。

十年犹愧饱侏儒,却到淮山识旧途。一櫂轻於堂上芥,此身闲似不中凫。受风帆影随南北,弄日云容自有无。不用乘桴泛沧海,半生全欲老江湖。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声。别怀初酒醒,病骨更寒侵。一笑已昨梦,百年明此心。故人应念我,数肯寄嘉音。

瑞就柯山,昴宿储祥,嵩岳降神。羡堂堂玉莹,汪汪陂量,一襟风月,满腹经纶。试部丹砂,聊乘凫舄,来种锦江桃李春。弦歌地,看吏能绰著,荐墨争新。从兹大振家声。待京国来归专秉钧。想宸恩初拜,北门学士,都人尽道,东阁郎君。雨细丝轻,梅黄金重,两荚宝阶呈端蓂。称觞庆,

左券频称贷,西成少盖藏。苦饥炊稻种,缘病卖桑黄。土焙怜烟暖,藜羹爱糁香君看首阳叟,穷死亦何伤?

人兮吾与游,竹兮吾与俱。世浊此独清,室小自有余。

出门复入门,愧此枥上马。壮心磨不尽,抚剑还悲诧。感时高歌放,泣古幽泪洒。端忧蹇无成,驾言我心写。

甫里旧深隐,夫君道不行。清名身后在,明月夜来生。寒水曾垂钓,春田久废耕。空遗散人传,千古见高情。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太极之年混沌坼,此山亦是神仙宅。后世何人来飞升,紫阳真人李八百。

浮云浮敛夕阳斜,路入江村四望赊。木厌霜浓频脱叶,梅嫌春小未开花。翩翩过雁摩晴汉,隐隐孤帆趁落霞。欲壮吟怀沽斗酒,野田多处少人家。

旅梦思迁次,穷愁有叹嗟。子鹅京口远,粳米会稽赊。漏涩才成滴,灯寒不作花。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黄粱梦断。把眼底浮华,须当猛省,凡笼跳出,物外有何萦绊。镇相随、霞友云朋,任到处、风邻月伴。逍遥客,无拘管。游绿水,玩青山,疏散。这些儿快乐,千金不换。任人争名夺利权。且俺咱,觅个左转。处箪、瓢活计,占断人间慵懒。乐终朝、一枕高眠,放四大、长舒短展。红尘内

绛帐恩如昨,乌衣事莫寻。诸生空会葬,旧掾已华簪。共入留宾驿,俱分市骏金。莫凭无鬼论,终负托孤心。

浩浩春风泛碧梧,娟娟秋水照芙蕖。大师佛法无多子,居士身心本一如。

雪尽洮河月满营,胡儿羌笛奏边声。春风不到单于塞,何事梅花夜夜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