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花翁览镜韵

世事磨礲石退棱,此心何爱复何憎。
门因候客时时扫,楼为看山日日登。
分粟可留巢树鹤,种蔬堪供在家僧。
形容每笑临清镜,相对骎骎作老朋。

作品评述

《次花翁览镜韵》是宋代诗人刘元茂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探讨了世事的变迁和人们心态的复杂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世事像磨礲石一样磨蚀人的棱角,我的心情既没有所爱,也没有所憎。我时常打扫着门,等待着客人的到来;我日日登上楼,眺望着山景。为鹤准备分粟,为僧种菜。每当我笑着看着清镜中的自己,我和时间相对,变得越发老朋友。

该诗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洞察和对人生平淡的态度。作者以“世事磨礲石退棱”形象地表达了社会的种种变迁和对人的磨砺。诗人的心态则明确表示对世间人事的超然和淡漠。他既不喜爱万物,也不憎恨任何人事,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如打扫门、眺望山景、为他人提供粮食、种植蔬菜等,展示出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善良。而作者在面对镜子时的微笑,则体现了他对自己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整首诗以平淡的语句和朴实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诗中人物和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日常琐事的关注,呈现出一种隐逸、闲散、超然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繁杂世事的淡漠态度,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触。

诗词推荐

山烟寒日暝,鸱殿与云齐。松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碑荒文字古,僧老语音低。欲往应无计,斜阳照杖藜。

意马下功收。不放心猿暂出头。一点灵明归太素,何求。通六幽微罢运筹。芋栗更闲搜。知味闻香识破*。须向空中寻响亮,无休。真乐真欢

品物由来貌取难,共言花卉易凋残。宁知姑射冰肌侣,也学松筠耐岁寒。

日暮休凭斗鸭阑,落霞飞去水漫漫。秋光都在重屏里,东面青山是马鞍。

纷纷薄俗事轻辱,自喜衰年德有邻。危世孤儿华发母,归舟百里碧波春。不因噬指感怀切,肯学呕心搜句新。娱舞慈庭应细说,丹山筍蕨正宜人。

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氈。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孤悄尺五天,空洞容数百。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吾鞭不亡施,慎勿惮劳瘠。

轩冕功名何足为,先生聊作易农资。汉庭诛死皆卿相,犹说才能胜滑稽。

井梧写句付宫沟,墨汁啼痕字面稠。虎豹九重严夜禁,争能禁得水东流。

拄杖随身入武夷,幔亭峰下雪花飞。行从九曲山头看,万壑千岩翠打围。

湘妃泪染竹痕斑,风雨连朝下钓难。春浪急,石矶寒,买得茅柴味亦酸。

程旼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正群愚。片言能使争心息,万里江山姓与俱。

静听鸟相喧,其中有意存。提壶爱宾客,脱袴惜儿孙。气结辽城怨,声衔蜀帝冤。阿谁能细译,收拾入方言。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王哲害风都不管。乐清闲、恣情慵懒。纸袄麻衣,教人说短。我咱自知凉暖。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功满。稳驾祥云,独通霄汉。尽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黄溪方辍供,顿有仰山来。久怕羊肠险,小听松吹回。喜能浇渴肺,愁奈走饥雷。何日俱君谒,香凝燕寝开。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

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金明水秀竞爽,亘古景难酬。爝火繁星退敛,桂海冰天洞照,清影遍神州。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昔苏张,夸玉界,赋琼楼。素娥阅人多矣,不怕雪添头。只恐参横斗转,还又酒阑歌散,醉态醒堪羞。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