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崔舍人

仙院分宵直,书庭接翼翔。
情忘海夫臭,语借令君香。
壮发犹藏葆,生刍已奠觞。
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

作品评述

《挽崔舍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彦中。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院分宵直,书庭接翼翔。
情忘海夫臭,语借令君香。
壮发犹藏葆,生刍已奠觞。
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在挽崔舍人(一位已故的朋友)时表达的思念之情。诗中以仙院和书庭作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思念崔舍人的场景。作者忘记了海夫(指海底龙宫的臭味,象征尘世的琐碎),用令君的香气来代替言语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他的壮发还藏在葆中(指头发已经白了),而他们共享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修文是作者平日的事务,而即使在地下,他仍然是一位郎官(指崔舍人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绘仙院和书庭的景象,诗中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追忆之情。作者用忘记海夫的臭味来暗示自己超越尘世的琐碎,用令君的香气来代替言语,表达了自己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壮发藏葆和生刍已奠觞的描述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感慨。最后一句“地下亦为郎”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颂,认为即使在地下,他仍然是一位有地位的官员。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回忆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酒乐今年少,僧期近日频。买山多为竹,卜宅不缘贫。志业归初地,文章寄此身。嵇康虽有病,犹得见情人。

龙蟠虎踞,朝楚暮秦,世路艰蹇。夕阳淡淡余晖,阊阖九重天远。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萧散。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拟将书剑,西山采蕨食薇,自应不属春风管。只恐汝山灵,怪先生来晚。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幽明位异,施报理同。克恭明神,降福乃岂。我膺受之,来燕来崇。岂伊声乡,于彼三农。

自叹冯唐老,那堪李广奇。岁寒斯可矣,吾道竟何为。丽日明桃叶,清风近竹枝。天机乃人事,到底孰成亏。

广文无酒钱,到官倏改火。清谭坐萧斋,惟子屡过我。

四宝堂空后,归舟有底珍。唯将好山色,可语故乡人。他日公能忆,吾邦俗尚淳。信难臧否遽,早觉是非真。

陵邱冉冉烟草新,丛祠寂寂君与臣。千年不死一庭柏,八阵犹余三峡春。昔人已化辽东鹤,古往今来事如昨。当年鱼水奋云龙,天不兴刘死诸葛。

微雨催行旆,西风送客舟。菊□□□□,□□□□□。浪激花翻雪,山涵影浸秋。前滩□□□,□□□□□。

御寒古有家风在,三个柴头品字煨。今日无柴又无炭,从教各自拨寒灰。

独跨蓝关马,茫茫道且长。谁知寒彻骨,一雪到潇湘。

一贤去国四方嗔,却恐猜疑到玉宸。急把丐閒书报下,此行犹足律贪人。

大江东去月分明,乌鹊南飞露气清。如此婵娟人不爱,倚楼独立过三更。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漏永沈沈静,灯孤的的清。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秋日非无热,秋霄至竟清。老夫连数夕,露坐到三更。风急星明灭,云行月送迎。追驩追不得,驩却偶然成。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笛奏龙吟水,箫鸣

欢娱电掣。何况轻离别。料得两情无奈,思量尽、总难说。酒热。凄兴发。共寻波底月。长结西湖心愿,水有尽、情无歇。

一笑相驩乐得朋,诵君双鹤句尤清。高怀自喜凌云格,俗耳谁思警灵声。所好与时虽异趣,累心於物岂非情。归休约我携琴去,共看婆沙舞月明。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一阵轻香,不知来处,元来梅已舒英。出篱含笑,芳意为人倾。细看高标孤韵,谁家有、别得花人。应须是,魏徵妩媚,夷甫太鲜明。北枝,方半吐,水边疏影,绰约娉婷。问横空皎月,匝地寒霙。何似此花清绝,凭君为、子细推评。幽奇处,素娥青女,著意为横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