絣字字形图片

bēng,bīng,pēngㄅㄥ|ㄅㄧㄥ|ㄆㄥ
  • 拼音bēng,bīng,pēng
  • 注音ㄅㄥ|ㄅㄧㄥ|ㄆㄥ
  • 部首
  • 总笔画12画
  • 部外笔画6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554444431132
  • 笔顺顺序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撇/横/横/撇/竖
  • 统一码基本区 U+7D63
  • 五笔xuah
  • 仓颉vftt
  • 郑码zue
  • 四角28941

“絣”字的意思

[bīng]

错杂:“~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

[bēng]

1.绳子:“妻自组甲~。”

2.继续:“将~万嗣。”

3.编织。

4.捆绑。

5.绷;张。

6.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

[pēng]

1.张弓。

2.没有花纹的丝织品。

“絣”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ēng ㄅㄥˉ

绳子:“妻自组甲~。”继续:“将~万嗣。”编织。捆绑。绷;张。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

其它字义


bīng ㄅㄧㄥˉ

 ◎ 错杂:“~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

其它字义


pēng ㄆㄥˉ

张弓。没有花纹的丝织品。

英语 to baste for sewing; to connect

法语 Ikat, un type de soie tissée,kasuri

“絣”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ēng

〈名〉

(1) 古代氐族人用杂线织成的布 [fabric]

絣,氐人殊缕布也。——《说文》。

(2) 穿甲的绳子 [rope]

妻自织甲絣。——《战国策》

词性变化


bēng

〈动〉

(1) 编织 [weave]

日长晴昼,厌厌地,懒向窗前絣绣。——宋·佚名《壶中天》

(2) 缠缚;捆绑 [bind]。如:絣扒(捆绑拷打)

“絣”字的辞典解释

絣ㄅㄥbēng名

古代氐人以不同颜色丝线混织成的布匹。《说文解字·糸部》:「絣,氐人殊缕布也。」

编织。如:「絣绣」。明·袁宏道〈舒大家志石铭〉:「朝絣暮织,为余叔督家政,甚勤苦。」

延续。《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将絣万嗣,炀洪晖,奋景炎,扇遗风,播芳烈。」

缠、捆。《水浒传·第二○回》:「身穿一领黑绿罗袄,下面腿絣护膝。」《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罪人入狱,教狱子絣在廊上。」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