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乾。
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作品评述

诗词:《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乾。
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中文译文:
竹根比竹皮冠更为珍贵,想要戴上它首先要将头发剪短晾干。
要让山林中的人都能看见,就不要戴着方帽抵御寒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他的友人耿天骘的赠诗。诗中以竹冠为象征,表达了一种追求真实和自然的情怀。

首先,王安石提到竹根比竹皮冠更为珍贵,这是因为竹冠是用竹根制作而成的,竹根代表着竹子的本质和根基,意味着真实和朴素。与之相对,竹皮冠是用竹皮制作而成的,更多地强调了外表和装饰的功效。通过这样的对比,王安石表达了对真实和本质的追求,暗示人们应该珍视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华丽。

其次,诗中提到要戴上竹冠,首先需要将头发剪短晾干。这里的剪短头发可以理解为剪去过多的繁琐和虚华,以追求简朴和真实的生活态度。晾干头发则表示要将头脑清醒和冷静,不被外在的浮华所迷惑。通过这样的描述,王安石呼吁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清明,以真实的姿态去面对世界。

最后,诗中提到要使山林中的人都能看见竹冠,就不要戴着方帽抵御寒风。这里的山林可以理解为自然的环境和自由的状态,而方帽则代表世俗的束缚和规范。王安石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真实自我的向往,呼吁人们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和寒冷而放弃自己的本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竹冠的意象,抒发了王安石对真实、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他呼吁人们摒弃虚华和世俗的束缚,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清明,追求真实的自我。这种思想在王安石的时代被称为"新儒家"思潮的一部分,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绾章南北异,转首死生分。手泽空遗墨,书签冷旧芸。行须潘岳诔,碑已蔡邕文。身后无儋石,玄成似子云。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井有波兮通沧溟,玉抱德兮谁能铭。怛来归兮析然醒,道有成兮其当升。

昕陛延贤日彻曛,金莲阅奏夜常分。馀闲手点唐文粹,春昼长时分外勤。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虽有明月期,离心若千里。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羁游复牵役,馆至重湖水。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宴集惭非左氏庄,妄行村落似猖狂。人生适意真难遇,天意悭晴未易量。可但客衣吹杲杲,只愁春色去堂堂。辍行句好犹追逐,驽蹇奔波怯乘黄。

向来刘翰有诗声,近日汪经更得名。月在梅花冰在月,与君句子各争清。

扉映琉璃,窗摇云母,水堂新甃云湾。际天波面,玉镜宝奁宽。栏外青山几垒,瑶烟敛、影落千鬟。寒汀晚,芦花飞雪,风定白鸥闲。尘寰。何处有,方壶圆峤,弱水波翻。问何如藜杖,此地跻攀。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他年事,苍云屯处,千亩看栖鸾。

宜春苑里报春回,宝胜缯花百种催。瑞羽关关迁木早,神鱼泼泼上冰来。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仕宦吾乡少,咸尊鲁一儒。名虽登上第,身不到亨衢。耆旧今垂尽,游从孰与俱。百年如梦幻,回首但惊呼。

媚色全胜柳,孤标半似梅。蕊寒金粉腻,香重麝脐开。徐笔那能画,并刀未易裁。扶头中酒味,安得一枝来。

天孙黼黻文,胶轕璇玑外。大巧本无为,女工卑组绘。胡为小儿女,缨弁杂环佩。庭罗{左饣右衍}饵香,设祠祈且拜。临池五彩丝,更结相连爱。

凝阴禀粹,照临八埏。丽天垂象,继日代明。一气资始,四时运行。灵祗昭昭,备物讶诚。

竦踊峰环碧玉城,乱蝉争送夕阳明。飞桥预快登山足,坏塔遥培吊古情。陈迹亦年惊梦幻,清文随处振英茎。胡床等到三更看,閒过桐乡或驾鲸。

燕违戊巳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疑有凤凰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莎栅东行五谷深,千峰万壑雨沈沈。细君几日路经此,应见悲翁相望心。

阿那是祖,位崇家谱。二仆之根,万象之母。建化门未要转机,实际地如何进步。青山一线路相通,月落寒猿啼断处。

萧然四壁野人家,幽事还堪对客夸。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桐凋无复吟风叶,苹老犹残泣露花。万里封侯真已矣,只将高枕作生涯。

春雨暗西池,轻寒袭罗幕。愁倚小屏风,墙头杏花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