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春雨两甲子,夏雨知复多。
麰麦已受弊,波及术与禾。
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
云师挟风伯,斥去烦撝诃。
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时和。
山翁食病粟,一饱宁忧佗。
军储涸邻国,柰此黔赤何。
谁为四达聪,黜陟分两科。
陈谟坐皋夔,御侮用牧颇。
上当天公心,立致击壤歌。

作品评述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雨两甲子,夏雨知复多。
春雨已经持续了二十年,夏雨又知道还会更多。
诗人以雨水的频繁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春雨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夏雨也即将再次降临,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

麰麦已受弊,波及术与禾。
麦子已经受到了伤害,影响到了农业技术和庄稼。
诗中的麰麦指的是小麦,表达了农作物受到了灾害的困境,也暗喻社会的困顿和衰败。

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
庄稼依然有一线希望,长时间的雨水可以拯救人们的困境。
诗人通过庄稼的希望来寄托对未来的期盼,尽管受到了洪涝灾害,但人们仍然寄希望于雨水能够解救他们的困境。

云师挟风伯,斥去烦撝诃。
云师指的是掌管天气的神仙,他驱赶了烦恼和困扰。
诗人以神话的形象来表达人们追求神仙的力量,希望能够摆脱烦恼和困扰,迎接美好的未来。

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时和。
土地被水浸泡,不得以干燥,与季节的和谐相悖。
诗人以土地被水浸泡不得以干燥为象征,表达了社会的困境和不和谐的状态。

山翁食病粟,一饱宁忧佗。
山中的老人吃着有病的粮食,一饱之后宁愿不再忧虑。
诗人通过山中老人吃病粟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仍然能够寻找到满足和安慰,宁愿抛开忧虑。

军储涸邻国,柰此黔赤何。
国家的军备枯竭,邻国欺凌,对此黔赤(指陈丞闵)应当如何应对。
诗人借用国家军备枯竭和邻国威胁的情景,表达了对陈丞闵的期望和关切,希望他能够应对国家的危机。

谁为四达聪,黜陟分两科。
谁能够使四方通达,明智聪明,黜陟分别成两科。
诗人寄望于有智慧和能力的人能够使四方通达,推行明智的政策,排除愚昧和无能。

陈谟坐皋夔,御侮用牧颇。
陈谟坐在皋夔山(指高岳山)上,驱散侵犯,治理乱政。
诗人以陈丞闵坐在皋夔山上的形象,表达了他在政治上的坚定和果断,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治理的期望。

上当天公心,立致击壤歌。
上当天公心,立志奋发,发出击壤的歌声。
诗人表达了对陈丞闵的赞扬和支持,称他具有天公之心,决心奋发,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发出击壤的歌声,表示要消除困境,恢复社会的繁荣。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象和寓言形象为表达手法,通过描绘雨水、庄稼、神仙、山中老人等生动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困境的忧虑和对国家复兴的期望。诗中抒发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治理者的期待,以及对人们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讴歌。整体上,这首诗词既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民生困境,又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轻车驰入关,秋色秦山厚。太华如相欣,高峰招以手。千古此路中,岂不名宦有。何日历陇城,旧羌迎马首。铜盘荐酥酪,皮服行牛酒。边风与边月,冷落谙应久。

留侯帷幄勋,平勃未足数。晚从赤松君,雅志在轻举。公今卜真游,百蕴未一吐。古来贤达人,不必同出处。那知夫心云,解作及时雨。

拖得乌藤到处行,看山看水眼犹明。但期少健游潼华,岂必长生似老彭。一緉青鞋吾事了,半甔绿酒万缘轻。安知不作希夷叟,生长兵间老太平。

万古醇酎气,结而成晶荧。降为嵇阮徒,动与尊罍并。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何当八月槎,载我游青冥。

要路花争发,间门草易荒。

薛侯俊健如生猱,不识中原生土豪。蛇矛丈八常在手,骆马蕃鞍云锦袍。往属嫖姚探虎穴,狐鸣萧萧风立发。短鞯淋血斩将归,夜斲坚冰濡马渴。中教久住武城坊,屋头养骆如养羊。枯萁不饱篱壁尽,狭巷怒蹄盆盎伤。只今栖栖守环堵,五月樵风吹宿莽。千金夜出酬市儿,客帐昼眠听戏鼓。

庆元道学家,紫阳诸弟冠。正印君得之,理窟讲深贯。雄文摛玉堂,直笔插东观。粹然中和容,清庙古珪瓒。遁翁上封事,犹或以蓍断。君袖秋月章,直造紫皇案。赤手搏长鲸,未能分万段。白华久无诗,清风可激顽。去身似叶轻,来事如麻乱。帝忧大江东,所至有水旱。列宿选郎闱,福星

搔首推篷晓色新,雪花飘瞥大江滨。渔父醉,不收缗。白髭红颊玉为人。

山行岂不恶,清音兴自长。风从嶻嶪来,不比人间凉。浮凉夸湛露,屈子自悲伤。披襟青苹末,玉也媚君王。驩见西王母,笑酌白玉浆。当今第几人,此乐可共当。车马邯郸道,侧身一相望。为谢南亭女,世方贱铅黄。

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夸。

先帝遗弓剑,排云上紫清。同时受顾托,今日见升平。

皇朝网英材,三岁设科目。四海一飞龙,两家双中鹄。得非诗礼效,且喜箕裘续。二老亦牵连,明年书小录。

长门思渴荐寒泉,浪读松醪桂酒篇。数米酿来成玉洲,传家方秘出金川。白飞琼斚应归重,红滴珠槽敢忌前。聊遣朋壶供一笑,平分风月晚凉天。

春阴只与睡相宜,卧听鸣禽语复飞。一缕断香浮不散,何人深院昼熏衣。

深憎憎愈甚,深爱爱尤多。两般都在意,看如何。他欢如自喜,他病似身*。心中成一体,各消磨。

万水千山,两头三绪。凭高望断迢迢路。钱塘江上客归迟,落花流水青春暮。步步金莲,朝朝琼树。目前都是伤心处。飞鸿过尽没书来,梦魂依旧阳台雨。

每忆西山千丈秀,云霾对面失空青。千林夜雪无人迹,独策羸骖带晓星。

君居古荆州,醉胆天宇小,尚不拜庞公,况肯依刘表?胸中九渊蛟龙蟠,笔底六月冰雹寒;有时大叫脱乌帻,不怕酒杯如海宽。放翁七十病欲死,相逢尚能刮眼看。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

依山茅屋两三间,与世相遗尽日间。背拥蓝屏半天碧,面对参差横架山。径草蒙头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盘谷。剑峰林密杳无边,绵峡潭深幽莫烛。有鲜可吃食可茹,康乐和平长自饫。有时拂石弄泉声,有时策仗登山去。山中日沈山月出,岩暝林晦总佳适。平石如台倚山隈,淮拟茅间读叫易。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