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春雨两甲子,夏雨知复多。
麰麦已受弊,波及术与禾。
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
云师挟风伯,斥去烦撝诃。
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时和。
山翁食病粟,一饱宁忧佗。
军储涸邻国,柰此黔赤何。
谁为四达聪,黜陟分两科。
陈谟坐皋夔,御侮用牧颇。
上当天公心,立致击壤歌。

作品评述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雨两甲子,夏雨知复多。
春雨已经持续了二十年,夏雨又知道还会更多。
诗人以雨水的频繁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春雨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夏雨也即将再次降临,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

麰麦已受弊,波及术与禾。
麦子已经受到了伤害,影响到了农业技术和庄稼。
诗中的麰麦指的是小麦,表达了农作物受到了灾害的困境,也暗喻社会的困顿和衰败。

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
庄稼依然有一线希望,长时间的雨水可以拯救人们的困境。
诗人通过庄稼的希望来寄托对未来的期盼,尽管受到了洪涝灾害,但人们仍然寄希望于雨水能够解救他们的困境。

云师挟风伯,斥去烦撝诃。
云师指的是掌管天气的神仙,他驱赶了烦恼和困扰。
诗人以神话的形象来表达人们追求神仙的力量,希望能够摆脱烦恼和困扰,迎接美好的未来。

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时和。
土地被水浸泡,不得以干燥,与季节的和谐相悖。
诗人以土地被水浸泡不得以干燥为象征,表达了社会的困境和不和谐的状态。

山翁食病粟,一饱宁忧佗。
山中的老人吃着有病的粮食,一饱之后宁愿不再忧虑。
诗人通过山中老人吃病粟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仍然能够寻找到满足和安慰,宁愿抛开忧虑。

军储涸邻国,柰此黔赤何。
国家的军备枯竭,邻国欺凌,对此黔赤(指陈丞闵)应当如何应对。
诗人借用国家军备枯竭和邻国威胁的情景,表达了对陈丞闵的期望和关切,希望他能够应对国家的危机。

谁为四达聪,黜陟分两科。
谁能够使四方通达,明智聪明,黜陟分别成两科。
诗人寄望于有智慧和能力的人能够使四方通达,推行明智的政策,排除愚昧和无能。

陈谟坐皋夔,御侮用牧颇。
陈谟坐在皋夔山(指高岳山)上,驱散侵犯,治理乱政。
诗人以陈丞闵坐在皋夔山上的形象,表达了他在政治上的坚定和果断,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治理的期望。

上当天公心,立致击壤歌。
上当天公心,立志奋发,发出击壤的歌声。
诗人表达了对陈丞闵的赞扬和支持,称他具有天公之心,决心奋发,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发出击壤的歌声,表示要消除困境,恢复社会的繁荣。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象和寓言形象为表达手法,通过描绘雨水、庄稼、神仙、山中老人等生动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困境的忧虑和对国家复兴的期望。诗中抒发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治理者的期待,以及对人们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讴歌。整体上,这首诗词既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民生困境,又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里燕云虑正深,赭袍衿甲被黄金。思文圣主师文母,归徕州下拆泥封。

流水漂花,记同寻阆苑,曾宴桃源。痛饮狂歌,金盏倒垂莲。未省负、佳时良夜,烂游风月三年。别后空抱瑶琴,谁听朱弦。风流少年儒将,有威名震虏,谈笑安边。寄我新诗,何事赋归田。想歌酒、情怀如旧,后房应也依然。此外莫问升沈,且斗樽前。

偻指寅年已半强,烦歊能几不定期凄凉。风叶有声宵鸣廊,试拥衾紬眠藤床。晓钲铮楼点长准,清梦了了哦诗章。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黄江流。

应龙迁面方,霪雨备江干。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日日春风满范围。海棠又发去年枝。月笼火树更深后,露滴燕支晓起时。看不足,醉为期。宵征宁问角巾_。一春好处无多子,不分西园掇取归。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复向此寺逢。春来春去无复见花草,但有东风刮地如惊雷。人生七十能几时,四度逢春只在斯。祠官不复更递代,直若仓庾氏,久任无年期。大农赋禄随官品,丰俭由来皆有分。空尽天年在世间,饥饱死生皆不问。癃老非才固应尔,豪俊当年

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玉女金童,采将来、炼

篆缕销香鼎。翠沈沈、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正玉枕、瞢腾初醒。门外残红春已去,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髻亸,未忺整。江南旧事休重省。但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便只恐、瓶沈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

不谓蕞尔邦,有此岿然宅。江山自比邻,风月相主客。

钓蓑烟雨断矶头,蛮关丹心付子牟。腹有一丁长作崇,背无三甲不封侯。惯贫已识山林趣,投老归从造物游。自笑骨寒癯似鹤,忍饥犹未怯茶瓯。

小队旌旗半道归,松阴缓策揽清晖。女郎未觉褰帷过,笑语相教着嫁衣。

天上人间,这般光景,管无风雨。绣户珠帘,锦坊花巷,戏队将嫫母。月扇团圆,星球灿烂,路遍市三街五。升平事,牙旗铁马,且还旧家藩府。三陲见说,凯歌频奏,渐次不烦鼙鼓。双凤云间,六鳌尘外,想见都人欢舞。火城春近,金莲地币,消夜果边曾语。如今但,梅花纸帐,睡魔欠补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世乱离情苦,家贫色养难。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幕府才方急,骚人泪未干。何时王道泰,万里看鹏抟。

独夜迢迢掩素屏,病怀羁思共伶竮。房栊十月寒初重,风雨三更酒半醒。繁杵有声时断续,残缸无焰尚青荧。怳然唤起西征梦,身卧金牛古驿亭。

雪打篷舟离酒旗,华阳居士半酣归。逍遥只恐逢雪将,恬淡真应降月妃。仙市鹿胎如锦嫩,阴宫燕肉似酥肥。公车草合蒲轮坏,争不教他白日飞。

地胜难湮没,规为假手通。凿开千古意,倾出一壶空。煦比鲛人室,寒消朔吹风。从今县图上,此景浩无穷。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顷子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葆光既清尚,令尹

十二峰前且系船,眼中百里旧山川。遥知此夕多情思,江月随人处处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