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
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
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
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
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作品评述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能认识到那匹老骥在天空自由驰骋,不争辩日入暮时的长途。送别了九位出类拔萃的青云之子,他归去乘坐轻舟游湖。寄语给竹林中的友人,共同写作桂籍,共享天伦之乐。王郎独自撰写鬼录之书,世上罕见此等美女。五字诗描绘了古老原野上的春草,千金难买的汉殿长门。经纬仍然留下三份智慧,典刑则传给诸位子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友人刘景文送行的感慨和祝福。诗人苏轼在诗中称赞了一匹老骥,比喻景文的才华出众、不受时间限制,他的成就可以持久流传。送别之际,诗人向刘景文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归乡的旅途中安然无恙。诗人还寄语给竹林中的社交圈子,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创作文学作品,共享天伦之乐。最后,诗人提到了王郎撰写鬼录之书和一位罕见的美女,展现了对罕见才情和美貌的羡慕之情。诗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智慧和法制思考的态度,他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他的智慧和尊重法律。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才情、美貌以及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老骥、青云九子以及桂籍天伦等形象,抒发了对友人的钦佩之情,并希望他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最后一句中,诗人提到了经纬和典刑,表达了他对智慧和法制的重视,希望将自己的智慧传承给后代,并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守法。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不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深度。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含蓄的意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

半日停车马,何人在白家。殷勤萧庶子,爱酒不嫌茶。

节序愁中都忘却,见人插柳是清明。登陴戍出吹弹乐,上冢船归语笑声。解事浊醪相料理,当权团扇正施行。悲欢寒暑君休问,花鸟年年管送迎。

隐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净。谁知蟠木材,得性无人境。座隅泉出洞,竹上云起岭。饥狖入山厨,饮虹过药井。前溪堪放逸,仲月好风景。游目来远思,摘芳寄汝颍。

湘水终日流,湘妃昔时哭。美色已成尘,泪痕犹在竹。

澡灌新宜白毡巾,睡余臞面涤昏尘。三薰衣润乘沉麝,一沃汤柔和芷辛。衰发任从清镜脱,壮心不逐故书陈。清平孤闷将何事,燕坐移时定谷神。

春过新烟能有几,愁生飞絮转难禁。可怜衰白随年少,爱看残红到夜深。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明年此会知谁共,雁荡山前寄好音。

宝典灵辰旧,皇居瑞应偏。冰纨能辟暑,丝缕解延年。

少小学书剑,秦吴多岁年。归来一登眺,陵谷尚依然。岂意餐霞客,溘随朝露先。因之问闾里,把臂几人全。

去日惊钻燧,穷途困负薪。故人天末远,薄俗眼边新。踽踽飘零客,悠悠剩长身。寸心知已矣,端欲为谁陈?

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飘飖还自弄,历乱竟谁催。座暖销那怪,池清失可猜。坳中初盖底,垤处遂成堆。慢有先居后,轻多去却回。度前铺瓦陇,发本积墙隈。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舞深逢坎井,集早值层台。砧练终宜捣,阶纨未暇裁。城寒装睥睨,树冻裹莓苔。片片匀如剪,纷纷

燕庭冠佩拜炉香,丸剑纷纷想定场。江上烹鱼犹得信,座中惊雁已离行。浇愁酩酊一樽酒,破睡咿哑两橹床。不特赋诗怀二仲,故呈凡韵恼支郎。

休论决处甚防川,刚道呼来不上船。正使涓流鸣虢虢,终然修竹净娟娟。浮沈与世鱼潜跃,清濁从渠酒圣贤。富贵功名皆自有,可怜邀月问青天。

御座垂帘绣额单,冰山重叠貯金盘。玉清迢递无尘到,殿角东西五月寒。

折脚铛子,大家知有。左提右挈,劳烦众手。山僧赢得百无忧,一向面南看北斗。

一笑君知否。笑当年、山阴道士,行歌樵叟。五十到头公老矣,只可鹭朋鸥友。便富贵、何如杯酒。好在归来苍崖底,想月明、不负携锄手。谁共酌,翦霜韭。乾坤许大山河旧。几多人、剑倚西风,笔惊南斗。俯仰之间成陈迹,亡是子虚乌有。渺烟草、不堪回首。隔坞筑亭开野迳,尽一筇、

朝廷无事君臣乐,花柳多情殿阁春。不觉胡雏心暗动,绮罗翻作坠楼人。

秀木撑空,凝云藏岫,处处群山横翠。霜风冽面,酒力潜消,征辔暂指天际。红叶黄花,水光山色,常爱晓云晴霁。念尘埃眯眼,年华易老,觉远行非易。常自感、羽客难寻,蓬莱难到,强作林泉活计。鱼依密藻,雁过烟空,家信渐遥千里。还是关河冷落,斜阳衰草,苇村山驿。又鸡声茅店

鲁国久仙去,诗偕芙蓉秋。渊渊韵金石,往往余岩丘。象贤来题舆,同声应鸣璆。清渭发源远,浊泾难混流。

春到园林能几许。昨夜疏疏,过却催花雨。暖日晴岚原上路。雕鞍暂系芳菲树。仙洞同游皆胜侣。翻忆年时,醉里曾寻句。要与龙江春作主。翩然又趁东风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