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闻复官报寄京师友人》
拼音和注音
shū kuáng zì fēn sān yí chù , lǎn bìng qí rú qī bù k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堪:(动)承受不了:~其苦|~一击。②(动)不能(多用于消极方面):~设想|~入耳|往事~回首。③(形)表示程度深(用于消极方面):破烂~|狼狈~。
疏狂:亦作"疎狂"。亦作"踈狂"。2.豪放﹐不受拘束
自分:自料﹐自以为。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姓名不复挂朝参,鱼鸟由来性所耽。
箧里符经都已废,山中孳草渐能谙。
疏狂自分三宜黜,懒病其如七不堪。
深谢故人推毂意,莫将阳羡比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