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罗隐的《忆九华》
拼音和注音
gān gē yǐ shì sān nián bié , chén tǔ nà kān wàn shì wé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犹言兼之;何况。
万事:万事wànshì一切事情;全部事情万事如意
干戈:(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大动~。
尘土:(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原诗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