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

小箱留得旧裳衣,母氏亲缝衣此儿。
近日着来浑短窄,猛思泉下许多时。

作品评述

《感旧》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泂。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件留存多年的旧衣裳,表达了对往事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思念。

诗词中的第一句“小箱留得旧裳衣”传达了一个小箱子里保存着许多年代已久的衣物,这些衣物承载着时间的痕迹,也代表着过去的回忆和感情的寄托。第二句“母氏亲缝衣此儿”表达了作者的母亲是以自己的手艺和心血为作者缝制衣物,衣物成为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近日着来浑短窄,猛思泉下许多时”则表明穿着这些衣物时感觉短窄,而这种感觉引发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作者回想起泉水之下的往事,意味着他回想起了年少时的欢乐和忧伤,以及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一件留存的旧衣裳,传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母爱的珍视。这些旧衣裳成为了时间的见证,承载着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真挚。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并引发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珍视。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局促洿池几岁鱼,想应日日念江湖。如今放汝非无意,亦欲天公放老夫。

前池荷叶深,微凉坐来爽。人归一犬吠,月上百虫响。余非洽隐沦,隙地成偃仰。林端斗柄斜,抚心独凄怆。

比到明年无数刻,且令芳酒更斟回。星杓建丑晦将尽,岁箭射人春又来。不用物情闲作梗,大都心绪已成灰。浮名更在浮云外,瞬息光阴况便催。

门前柿叶已堪书,弄镜烧香聊自娱。百世窗明窗暗里,题诗不用着工夫。

秋宵似岁长,旅馆更荒凉。灯暗鼠出穴,天寒虫近床。羁栖弥岁月,老大易悲伤。幸有茅庐在,何为别故乡。

合彩丝、对缠玉腕。

山下清溪溪上亭,竹阴芳径眼增明。已知数日逢寒食,賸喜今朝作好晴。酒美故应容客醉,歌长不自觉诗成。春深准拟多行乐,却作花前送我行。

梨花结成实,燕卵化为雏。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时时一相见,此意未全除。

世人竞写襄阳字,政似云师太白诗。才匪若人宁躐等,自颠自醉只成痴。

数间老屋半欹颓,宗袥虽存没草莱。尚有遗民呼太庙,可堪游鹿上荒台。花开陌路空余恨,麦被陵陂不尽哀。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

堵田溪渊清洄洄,梅洲问路寒云堆。连空磴道虯尾滑,竹舆直上无梯阶。苍官来迎夹道立,相逢无言心眼开。翠微中断雪涧吼,两耳不办供喧豗。林间静极成断相,政要万壑号风雷。山如莲盆绕金地,龙官避席余苍崖。祖师抱膝坐古塔,大禅海浪翻天来。腾空狡狯我未暇,拄杖踏湿撞莓苔。

开窗种修竹,鉴石搆方池。良夜月来此,劳生几个知。

昨日因何喜,今朝为甚悲。喜他向道慕希夷。悲则因他,华丽不相宜。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蓬头垢面嘴累垂。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于盘,止亦先机。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出纳帝命,弘兹在宥。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捧日柱天,造膝纳

一茎青竹初出水,数个黄蜂占作窠。

建隼提封云梦泽,临民咫尺岘山碑。烟凝郊郭漳波净,悴绕楼台楚峤奇。

山雨冥蒙久未晴,袖中长笛为君横。一声吹破浮云色,归去呼船载月明。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残雪初清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高人合着山岩裹,纵有穷愁彻底清。

欢饮醺醺出相门,劳卿再四劝金尊。南征已定旋师旅,去暴除残第一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