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一

埋头尘土欲忘年,重过初禅第一天。
唯有儿童见河性,不将老面共苍然。

作品评述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一》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埋头在尘土中,想要忘却岁月的痕迹,
重新经历初次修行的那一天。
只有孩童能看透河流的本性,
不愿意与老年人共同担负苍然沧桑。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埋头于尘土之中,意欲忘却时间的流逝,重新回到修行初期的状态。诗人认为,只有孩童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不受岁月的磨砺而失去纯真。与老年人相比,他们没有被世俗的压力和沧桑所束缚,保持着一种与自然相通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富有哲理的场景,通过对比孩童与老年人的态度,表达了对纯真、本性和自然状态的思考和赞美。

诗中的“埋头尘土欲忘年”描述了主人公的沉思与专注,他希望通过埋头于尘土之中,抛却对时间的拘束,寻找内心的宁静。

“重过初禅第一天”意味着主人公要重新开始修行,回到最初的状态。这不仅是对修行者的自我要求,也是对读者的启示,要时刻保持初心,不断努力追求内心的净化与觉悟。

“唯有儿童见河性”表达了诗人对孩童纯真眼神的赞赏。他们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被成见和世俗束缚,保持着与自然的亲近和理解。

最后两句“不将老面共苍然”,意味着诗人不愿将自己的面貌与老年人一样沧桑。他希望保持内心的年轻和纯真,拒绝被岁月侵蚀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修行、纯真和沧桑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状态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思考。它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初心,在世俗的喧嚣中寻找真实和宁静。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问省归南服,悬帆任北风。何山犹见雪,半路已无鸿。瘴杂春云重,星垂夜海空。往来如不住,亦是一年中。

隔水两三家,荆扉带郭斜。春风喧燕雀,时雨足桑麻。翁媪皆垂白,衣冠不尚华。乌蓬船一只,出入渡头沙。

相思绕遍天涯路。相思不识行人处。多病怕逢春。那堪春正深。日高梳洗懒。鸾镜香尘掩。双鬓绿蓬松。一帘花信风。

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壮哉千尺塔,摄衣上上头,眼力老未减,足疾新有瘳,幸兹济胜具,俯仰隘九州。雪山西北横,大江东南流。画栋云气涌,铁铎风声遒。旅怀忽恻怆,涕下不能收。十年辞象魏,万里怀松楸。仰视去天咫,绝叫当闻不?帝阍守虎豹,此计终悠悠。

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北斗南星位不殊,白浪滔天平地起。拟不拟,止不止,箇箇无裩长者子。

策杖南山去。到南溪、谁家宅院,欺人先渡。羽扇徐麾童仆退,翠柳白沙西路。帝赐我、阆风玄圃。一片飞来红叶阔,细看来、上有双鸾句。应念我,尘中住。眼前儿女闲相语。怪人间、禁烟时节,安排樽俎。为道从来寒食好,且莫思量今古。共绿水、春风鸥鹭。望我壶天天未晚,记碧桃、

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甩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只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泣玉三年一见君,白衣憔悴更离群。柳堤惜别春潮落,花榭留欢夜漏分。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悲歌曲尽莫重奏,心绕关河不忍闻。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一夜相思老。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

青嶂俯楼楼俯渡,远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畾雷惊散半空雨主,赫日冲开万里云。依旧炎炎还酷暑,南来犹幸有晴薰。

白发人惊老阿童,横江聊借半帆风。却嗟缚得穷孙皓,未似高歌醉闭篷。

辊绣毬,打瓦鼓。半巴音,半鲁语。心胆倾,面目露。不可塑。故天下称之曰东山演祖。

四更里,云收彻。海底星龟弄明月。处处琼花结。火候抽添按时节。子午氤氲降红屑。猛把天机泄。

市声朝暮过楼栏,喧得人来不耐烦。寂寞山前闻叫卖,如何不作此心观。

夜阑天际堕金盆,膝上焦桐调转新。易水悲风轻按指,鸾胶难续断肠人。

星霜几朝寺,香火静居人。黄叶不经意,青山无事身。抛生台上日,结座履中尘。自说一时课,别来诗更新。

昔在番禺鬻筴时,瞽言不敢计从违。固知国有三空患,又欲民无再榷讥。篛裹为生尤瘠薄,牙筹所积恐纖微。公卿文学方矛盾,应待囊封决是非。

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