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占二绝以纪其盛(其二)》
拼音和注音
biàn shì shèng cháo xiáng ruì wù , hé xū zhī cǎo yǔ qí l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须:(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需要:详情我都知道了,~再说!
便是:即是,就是。即使;纵然。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只因为。正是。
祥瑞:吉兆,嘉庆祯祥的事物。指好事情的兆头或征象。
麒麟:一种传说中罕见的神兽。形似鹿,但体积较大;牛尾、马蹄,头上有独角。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曾看沧海化红尘,云过沙飞阅世人。
便是圣朝祥瑞物,何须芝草与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