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渊默而明,湛存而妙。
三世齐平,十方圆照。
月随水而流,风入松而啸。
相逢会有知音,向道自然同调。

作品评述

诗词:《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朝代:宋代
作者:释正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平和与清明。禅修者深藏在内心的宁静中,如同深渊般沉默而又明亮,内心湛然而又妙不可言。他们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融入了整个宇宙的和谐。月亮随着水流而前进,风儿吹进松林中发出高亢的啸声。禅修者在这个宇宙中寻找知音,心灵与道义自然地融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远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和内心体验。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深渊、明亮、月亮、水流和风儿,以展示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他们与自然的融合。禅修者通过冥想与修行,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地,与宇宙和谐共鸣。诗中提到的知音,暗示着禅修者在精神上找到了理解和共鸣的伴侣,这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和交流。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修者的境界和心境,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融入。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地迥七杉成斗野,雨馀双练泻晴川。

坐见妖氛犯斗魁,使君谋略信雄哉。寇如狐兔草间出,兵似貔貅天上来。门馆无私千里静,宾朋多暇百壶开。他年入数中书考,始识汾阳济世才。

圣主御青春,纶言命使臣。将修风伯祀,更福太平人。帟幕宵联事,坛场晓降神。帝心矜动物,非为属车人。

持经力荷担,忘机越圣几。深心奉尘刹,古佛共同参。

同欢一宵间,平生万事足。想得唐明皇。畅哉畅哉福。

尚记陪言笑,如今叫不应。儿分身后俸,僧上殡前灯。宅有遗基在,田无一亩增。问天何至此,在日以廉称。

怀昔三昆皆青春,挥毫翻水惊鬼神。我方丱角瞠后尘,有如奔林鹿牲牲。高堂寿朋鬓亸银,时节歌押彩服新,二十年间存几人。叔氏终老一葛巾,盆池折花秋中旬。共房感我双瓜辛无穷生意根陈陈。寸卉虽微均我身,壅培涵浸宜及辰。一气之运屈必伸,子如不信有苍旻。

随缘禽在笼,观道蚁旋磨。忽此作江行,开窗得虚坐。回首城邑卑,极目天地大。千山雨后绿,瘴烟不敢涴。古木猿数枚,野渡僧一个。蕉心黄渐肥,荔子红欲破。净练铺其中,到底只容柁。烟消日乍出,四顾无所唾。随行欠王维,笔墨愿借过。收作小图画,素壁时横卧。

宗英贺白俦,肯从野人游。相见各失喜,胡为俱皇州。孤灯照清谈,新诗澹牢愁。明日却分袂,独往涛江头。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不用作禅会,不用作道会。

川净波平五板舟,天开地辟一轮秋。白银国放黄金色,宫锦袍添紫绮裘。坐久星河挂璎珞,夜深风露走珠旒。人间意适须乘兴,我是闲人更自由。

携君石上琴,弹我窗前月。月缺又还圆,谁能免离别。

山腰一抹云,云起知何处。争渡小桥寻,天风又吹去。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明离之象,少阳之位。固邦为本,央天作贰。备范克温,冖章斯行。丕宣令献,恭守宗器。

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迕俗坐谈扪虱略,治生欲读相牛经。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

宦路云霄近,乡评月旦贤。不惟同里巷,曾是接官联。西浙劳裨赞,东淮适后先。向来吹送意,岂料隔重泉。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