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琳和尚赞

触处无碍,得大自在。
达磨脊梁,释迦脑盖。
夫是这谓普是老人,敢与诸尘作对者也。

作品评述

《普明琳和尚赞》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触处无碍,得大自在。
达磨脊梁,释迦脑盖。
夫是这谓普是老人,
敢与诸尘作对者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普明琳的和尚。他在触摸的时候无所顾忌,心境得到了极大的自在。诗中提到达摩(即达摩祖师)的脊梁和释迦牟尼的脑袋,这是对佛教和尚修行的象征性描写。普明琳被称作老人,是因为他敢于与尘世间的一切相对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和尚普明琳的境界。触处无碍,表达了他在面对外界事物时不受干扰的宁静心态。他的心境达到了大自在的境界,即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达磨脊梁和释迦脑盖是对佛教修行的隐喻,显示出普明琳高超的修行境界。普明琳被称作老人,并且敢于与尘世对抗,表明他在修行中已经突破了常人的局限,不受尘世纷扰的干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对和尚普明琳的赞美。通过对触摸、自在和对抗的描写,表现了他在修行中的卓越境界和超然自得的心态。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自由、超越尘世的感觉,展示了佛教文化中修行者对自我解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诗词推荐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

别是一家春,岂俱日月轮。诸法不相到,闲身混白云。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名场阅历莽无涯,忽向东山感岁华。翻是桃花心不死,自缄红泪请回车。

宿雨飞花阻撷芳,寄题端欲为增光。何时登揽快晴日,瀹茗挥毫看瑞香。

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已言鸡黍熟,复道瓮头清。

夜深传警报更筹,霜桂月华寒未收。昨夜雨昏今日朗,一番风雨一番愁。

竹叶孤斟久,梅花远信疏。如何穷巷辙,忽枉故人车。伯仲俱佳士,云霄政望渠。相从又相别,欲别重踌躇。

远洞容徐步,繁英故压枝。锦衾堆襞积,春事向离披。作意真成误,寻芳似较迟。预为来岁约,及早共瑶卮。

林子勇报国,太华欲力学。吾尝叹其材,浮海中巨舶。向来固不用,今用犹迫迮。此兴柑累累,霜饱实未摘。不使供王羞,何异弃道侧。山东一百郡,风气久限隔。子如又思归,殊勋定谁册。孝哉狄梁公,伫立望云白。亲舍岂不念,王事正求索。前闻献果馀,手饷怀橘客。虽非木奴千,殆过

屡款卢仙贡玉堂,谷梨霜饱每分香。冰圆咀液凉疏齿,金醴吞甘浣热肠。误诮斧斤讹鲁简,骇听名字笑吴娘。好同火枣供嘉品,端此蟠桃味更长。

众星随手举,万物应心平。

柳下湖光净一天,湖边垂柳起三眠。小蛮自倚腰支袅,照镜梳头晓月前。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当天一句,万机显露。衲僧顶戴奉行,鼻孔机先证据。

人品推君第一流,论文向我肯绸缪。日从红粉追谭笑,家置青编纪唱酬。转首各乘凫背去,几时同作凤城游。临风莫道书难寄,旅雁飞还是便邮。

行饭独相羊,扶藜过野塘。晴光生蝶粉,暖律变莺吭。美群儿竞,蚕饥小妇忙。深知游宦恶,穷死勿离乡。

杜陵池榭绮城东,孤岛回汀路不穷。高岫乍疑三峡近,远波初似五湖通。楸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还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中。

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余。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