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冥鸿不觉又逢春,远别湘南北向秦。
云接断行天漠漠,江涵归影水粼粼。
关山叫落三更月,旅馆愁惊万里人。
莫怪东风催去翮,清秋芦渚又来宾。

作品评述

《归雁》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沈恒。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冥鸿不觉又逢春,
黑天鹅不知不觉又迎来了春天,
远别湘南北向秦。
与湘南告别,向北飞往秦地。
云接断行天漠漠,
云雾接连着,道路模糊不清,
江涵归影水粼粼。
江水折射着归雁的倒影,水面泛起涟漪。

关山叫落三更月,
关山传来了三更时分的月亮的呼唤,
旅馆愁惊万里人。
旅馆里的人们因离乡别井而感到忧愁和惊恐。
莫怪东风催去翮,
不要怪东风催促着它们离去,
清秋芦渚又来宾。
清秋时节,芦苇丛中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这首诗词以归雁为主题,描绘了雁群在春天迁徙的景象。诗词以冥鸿(黑天鹅)为引子,表达了它们并不察觉春天的到来,也不知道它们即将离开湘南,飞往秦地。诗人通过描绘云雾弥漫、道路模糊不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归雁飞行时的苍茫和遥远感。接着,诗人以江水折射归雁倒影的形象,表达了归雁归途中的美丽景色。

随后,诗人转向描写关山夜晚的情景,关山传来三更时分的月亮的呼唤,旅馆里的人们因长途旅行而感到忧愁和惊恐。最后两句表达了归雁受到东风的催促,离开了旅馆,继续飞行。清秋时节,芦苇丛中又迎来了新的客人,这暗示着归雁的循环迁徙,以及自然界中不断更替的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归雁迁徙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诗人以归雁为象征,表达了离别、归乡和迁徙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在旅途中的孤独和不安。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感人的情感,呈现出明代诗词的独特韵味。

诗词推荐

岭云方笠覆,檐雨已盆倾。山气昼侵幔,滩声夜入城。子真空旧隐,褒姒谩垂名。访古多磨灭,秋风山树赬。

谷熟豆熟,粥足饭足。仰面看天,两手扪腹。

泠泠西穴间,终日滴甘乳。道傍渴者多,切莫饮豺虎。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忽此榕林中,跨空飞栱枅。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僮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屿岫新亭好,悠然见七峰。凭栏吟不尽,春色与秋容。

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

园林作佛事,施子不少吝。携筇渡一溪,华藏愈无尽。

不与百花期,多从桂子时。低昂如有序,红白自相宜。农为编篱识,蜂因课蜜知。想渠根本盛,未畏雪霜欺。

君不见杜子美,搜诗益州城。西门所见石笋高蹲,欲募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又不见韩退之,□□□□怜愚民,枯株朽木事为神。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福人。安吉古庙李卫公,有一怪石左庑中。不知始初孰舁致,矫诬妄诞欺吴侬。诸欲杀人劫盗者,牲酒奠祭骈群凶。狂魂滞

高低草木芽争发,多少龙蛇眼未开。

最是慈祥日,为臣惨刻闻。弯弓屠善类,刺骨见深文。流毒嗟苛吏,伤恩负此君。不知惭簿责,一死尚何云。

绕砌流泉响佩环,翘鸱宫殿隐仙山。老难遍踏山中胜,且看轻云薄雾间。

忽忽时节改,白日藏光辉。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晞。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

大将上兵符,军容备扫除。恭惟陛下圣,方采直臣书。忽报分司去,还寻入幕初。宗藩虽旧识,莫遣得亲疏。

晓日兮花飞,晚风兮柳嘶。异趣兮同乐,之二蟲兮何如。

甘泉洗心情,好风吹面凉。循池步涟漪,澹然波不扬。怀君佳弟兄,元方与季方。正兹阻会集,恍若限渺茫。顾欲烦飞廉,为子飘羽觞。翔空浮何汉,上略参井光。因思从之去,手攀蟾窟香。结以飞霜佩,衣以袍赤霜。俯问夜何其,未及庭燎央。自笑乃默存,蘧蘧真坐忘。

鲸海无风白日闲,天门当面险难攀。尘埃掉臂离长陌,琴酒和云入旧山。仁义未饶轩冕贵,功名莫信愧神悭。郭东一点英雄气,时伴君心夜斗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