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作品评述

《汴京纪事二十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城市的繁华景象,以及作者在夜晚回忆起年少时的欢乐事情。

译文:
梁园中歌舞风流盛,
美酒如利刀解愁痛。
回忆起年少时欢乐事,
夜深时灯火照楼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汴京为背景,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夜晚的宴会场景。"梁园中歌舞风流盛"表达了宴会上歌舞娱乐的繁荣景象,人们尽情欢乐。"美酒如利刀解愁痛"形象地描述了美酒的独特魅力,它能够消除人们的忧愁和痛苦,使人心情愉悦。

诗的后两句"回忆起年少时欢乐事,夜深时灯火照楼台"则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回忆起年少时充满欢乐的往事。夜晚的灯火照亮了楼台,也点亮了作者内心的回忆。这种回忆使作者感到温馨和满足,他通过诗歌将这种美好的情感传达给读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欢乐和回忆的场景,通过对城市繁荣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年少时充满欢乐的回忆之情,也展示了宋代汴京城市的繁荣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着脚孤高太出奇,冯空斜阳两三枝。大风动地吹崖裂,正是冰姿蕴藉时。

已邀入真率会,更约过天津桥。从此年年岁岁,莫负月夕花朝。

点检桑枌泪几行,羞和书屋总荒凉。孔明景略留遗传,分挂当年夜雨床。

短短檐楹飞小亭,先生家住绿杨阴。轩前乐意青山色,桥上行人流水心。半醉半醒时自舞,独行独坐更微吟。青鸾有约孤云外,立尽阑干到夜深。

读书破万卷,许身一何愚。赤骥顿长缨,健儿胜腐儒。

华台陈桂席,密榭宴清真。柏叶犹霜气,桃花似汉津。青尊照深夕,绿绮映芳春。欲忆相逢后,无言岭海人。

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惟怜北窗□,树树解留人。圆缺都如月,东西只似云。愁看离席散,归盖动行尘。

新向金阶奏罢兵,长安县里绕池行。喜欢得伴山僧宿,看雪吟诗直到明。

抱瓮穷园叟,还山老布衣。死边常得活,闹处偶容归。钓恐鱼吞饵,棋忧客堕机。此心君会否?洗尽百年非。

扰扰香云湿未干,鸦领蝉翼腻光寒。侧边斜插黄金凤,妆罢夫君带笑看。

海阳天外已伤怀,白水墙头转自哀。却是人生难得好,两年只见哭声来。

车盖聊引步,浮云镇消忧。郧川梦泽地,古迹堪询求。白兆桃花岩,翰林栖此邱。

户户鱼蛮子,年年雁泊人。生资持网罟,迁徒逐冬春。岸俗从渠变,乡邻自我亲。殊胜倦游者,渺渺愧风尘。

玄冥相我作山行,卷却重阴放晓晴。但见峰峦互扃锁,不见宫阙隐峥嵘。云根洞穴篝灯入,井底波澜抚掌生。唤客入山还送客,淙琤犹记石泉声。

贯休入蜀唯瓶钵,卧病山中生事微。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独羡武荣碑。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日日营幽事,时时有好怀。雨园残竹粉,风砌落松钗。伴蝶行花径,听蛙傍水涯。穷通了无谓,不必更安排。

青萝白石扉,霞薄动春晖。鹤去书空在,凫閒舄自飞。骖鸾仙驭远,出岫昔心违。拂衽雄风动,犹疑御寇归。

山脚踏墙头,全身尽呈露。殆类知己人,豁达吐心腑。秀色排闼入,意多默无语。晚来白雾起,对面不得睹。夜坐虚檐下,惆怅失佳侣。晓翠忽舒颜,为尔早开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