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亲享先农十首

冕服地御,坛壝有仪。
陟降左右,天惟敢思。

作品评述

《明道亲享先农十首》是一首出自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隆重的农业祭祀场景,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写,传达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人们对天地的崇敬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明亮的御道,皇帝身穿盛装,祭坛和宫殿都布置得庄重肃穆。步行上山下山,左右侧身,只有天知道我们内心的想法。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皇帝亲自参与农业祭祀的场景,展示了隋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尊重。农业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国家的根本,祭祀则是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仰和祈求丰收的方式。作者通过描写祭祀仪式中的庄重和隆重,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祝福和期望。

诗词中的“明亮的御道”暗示着皇帝的威严和权力,他身穿盛装,代表着国家最高权威的象征。祭坛和宫殿的布置庄重肃穆,凸显了祭祀仪式的庄重性质,以及对神灵的尊敬和崇拜。

诗词的最后两句“步行上山下山,左右侧身,只有天知道我们内心的想法”,表达了人们对祭祀仪式的虔诚和认真,以及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这种内心的敬畏和诚信,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以及对农业丰收的殷切期盼。

《明道亲享先农十首》这首诗词以其庄重肃穆的描写风格和对农业祭祀的赞美,展现了隋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之情。通过这首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人对农业的重要性和对丰收的渴望,以及他们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疎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水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塔□中流见,渔灯半夜沉。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

上元天仗款琳房,灵圃遥传玉殿香。要识年年桃李色,不关春力是恩光。

奕奕佳公子,词场早策勋。愿为新进士,终屈病参军。旧事成清梦,高标想断云。伤心桑落酒,无复到孤坟。

金章玉色照离亭,战伐和亲决此行。国有威灵双节重,家传忠义一身轻。平生海内文场伯,今日胸中武库兵。万里往来公有相,淮濆阴德贯神明。

白日常苦短,无方使迟延。始见出暘谷,忽已沈虞渊。迫促於生人,无一能永年。丰质成槁项,鬒发变华颠。鸡鸣逐声利,夜分未遑眠。奄化同草木,没没归重泉。或复自超放,导引求神仙。乔松在何许,亦若茫昧然。必当实根祗,尘物皆弃捐。德性贵纯正,文华在昭宣。道与天地准,万古

火蚕较早冷蚕迟,晏饭忘眠敢叹疲。缲车响罢促机杼,盖体到头无一丝。

簿领三年吏,江天百里居。我非拘雁鹜,君乃傲樵渔。得誉且得谤,似高仍似疎。襄阳耆旧传,书子定联予。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周遭圩岸缭山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苒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开荆棘林,塞人天路。把断纲宗,阔行大步。风高云静月眉横,直向金轮水际行。到家无剩地,日出事还生。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国势巍巍盛,时髦衮衮生。云师绵世胄,汉相旧家声。学海波澜阔,神峰冰雪清。天涯逢诞日,目极曲江城。

蹇步媻珊到竹溪,病眸眩瞀乱金篦。清风满座无尘事,遗墨盈编有旧题。久羡山人居水北,今知诗社续江西。醉吟跌宕谁能写,髣髴琳瑯识介圭。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底。有篙无处着,有缆无地舣。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巨浪声洪钟,合力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君王未肯赐西湖,鸥鹭丛中借地居。憔悴风姿今钓叟,痴心犹望故人书。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牢落空房我挂包,忆君过我夜推敲。东南大半行将遍,应有新诗许借钞。

屡欲池边看晓烟,晓烟多是独贪眠。红蕖似怪人来晚,不肯回头却粲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