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日

暮雨萧萧鼓角风,草枯木落雁横空。
每逢九日不胜感,垂近七旬无奈穷。
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
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

作品评述

《九月初五日》,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初五日,暮雨萧萧鼓角风。
草枯木落雁横空,每逢九日不胜感。
垂近七旬无奈穷,螃蟹今年犹未有。
茅柴我辈亦堪中,篱边瘦菊青如粟。
已胜芙蓉万朵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九月初五这一日子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方回对时光流转和自身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草木凋零、鹅群飞过等景象,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凄凉和寂寥。

诗的开头描述了夕阳下萧瑟的秋雨,鼓角声飘荡在寒风中。这一描写营造了一种静寂而凄凉的氛围,与后面的描述相呼应。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草木凋零、雁群南飞,都是秋天的常态,而每逢九月初九这个特殊的日子,让作者更加感慨万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古代的老人节,这里作者提到自己年近七旬,感叹自己的年岁已经老去,无奈于贫困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螃蟹和茅柴的描写,表达了对丰收和富足的渴望。螃蟹一直是秋天的美味,而今年却未能品尝到,这也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茅柴则代表了温暖和舒适的居所,作者虽然贫穷,但仍然希望过上安逸的生活。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篱边瘦菊的景象,将其与芙蓉相比较。篱边瘦菊青翠如粟,展现了秋天的清冷和坚韧,但它仍然比不上盛开的芙蓉。这里作者通过比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活境遇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慨。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昔日青门喜种瓜,尚遗种子在天涯。如今落在刘郎手,刘邵原来自一家。

君子既执迷,无由达情素。明月海山上,秋风独归去。

冰壶玉麈逼人寒,忽漫过逢豁肺肝。千载有人扶古道,一时倾盖尽儒冠。不妨我辈诗肠在,要取他年酒量宽。万卷白头成底事,贩屠之辈任艰难。

布衣蔬食且随缘,睡起时参柏子烟。欲倚绳床拈白拂,何人真解意中玄。

清德曾瞻启庆碑,孙曾清更畏人知。只缘一介弗轻取,坐使斯民不忍欺。濑水家传御书卦,宣城手写送行诗。典刑尚继金銮旧,马氏一门谁白眉。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醉后长歌毕,馀声绕吹台。

长安百尺朱楼高,传筹夜酬闻鸡号。金吾驰禁玉漏永,九衢遍走狂欢遨。访寻三曲选清唱,交结五陵皆大豪。笑将千金买斗酒,轻若九牛亡一毛。赋诗更作文字饮,止酒一篇羞和陶。笔端百韵斗奇险,坐上几人推俊髦。万事转头成短梦,十年屈指如奔涛。祗今衰老但悲感,长歌终日弹豪曹。

风色偃貂裘。

十日春雨霪,百疾投间作。呻吟虽甚苦,饮啗尚自若。筋骸则已疲,正气亦消铄。行年垂八十,所恃岂在药。魔军累百万,指顾可尽缚。君看仁义师,何至用韬略。川云忽破散,平地见日脚。无人画此翁,缥渺立孤鹤。

窈窕随塘曲,酸甜在橘中。所欣黄一半,相逐树无穷。习啖成真性,悲歌记土风。惭非美人赠,采摘恣村童。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天机发天籁,托彼恐与螀。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用药似交兵,兵交岂有宁。求安安未得,去病病还生。汤剂未全补,甘肥又却争。何由能寿考,瑞应老人星。

久居深林幽寂中,虽隐德不耀。遇春阳姁妪,笑弹玉指,十倍精神。

尘埃蹭蹬落粗官,赖有诗书可自安。人到圣贤由感激,国施钟鼎为艰难。须期燕骨千金价,莫动黄陂万顷澜。穷达功名无早晚,好山宜且醉吟看。

□□□迹□禅关,□殿清虚桧影间。客□□临来此境,僧□兴废指前山。醉闻溪溜吟怀□,坐对岚峰世虑闲。他日功成重游赏,烟霞风物异尘寰。

送客寻山已自仙,行谈坐笑复忘年。平郊走马斜阳里,破屋传杯积水边。洗壁题名留岁月,登高著句记川山。风流幕下诸公子,缩手吟边更觉贤。

华堂多众珍,白拂称殊异。柄裁沈节香袭人,上结为文下垂穗。霜缕霏微莹且柔,虎须乍细龙髯稠。皎然素色不因染,淅尔凉风非为秋。群蝇青苍恣游息,广庖万品无颜色。金屏成点玉成瑕,昼眠宛转空咨嗟。此时满筵看一举,荻花忽旋杨花舞,砉如寒隼惊暮禽,飒若繁埃得轻雨。主人说是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