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间东方朔、李谪仙,年来亦在瀛洲边。

出自明代石宝的《东华真人图代寅轩先生题》

出自明石宝的《东华真人图代寅轩先生题》

拼音和注音

wú jiān dōng fāng shuò 、 lǐ zhé xiān , nián lái yì zài yíng zhōu b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瀛洲: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谪仙:1.受了处罚,降到人间的神仙。古人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后专指李白。2.借指被谪降的官吏。3.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

东方:(名)①太阳出来的一边。②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国家。

年来: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年岁到来。

东方朔:生平、观点及评价东方朔(前154~93?)字曼倩﹐是臣事前汉的武帝(前156~87)的滑稽。『滑稽』就是以诙谐.多辩为特技的宫廷小丑。东方朔本是平原郡厌次县(山东省)的人。少习【诗经】【书经】等儒教经典﹐长而通晓【孙子】【吴子】等兵法﹐因此博学多识。东方朔住在吴中当了数十年的私塾先生﹐元光元年便应武帝的招募﹐竟带着三百枚竹简(直到后汉的蔡伦发明了纸为止﹐此时尚未使用纸张)的上奏文来到长安。在数千人之中﹐虽然东方朔的上奏文量之多过于拔群﹐而引起武帝的注目﹐但武帝竟费了二个月以上才阅览完毕。东方朔在上奏文中道﹕『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因而武帝便对堂而皇之自画自赞的东方朔之胆大率直的性格发生了兴趣﹐于是一旦予其微俸﹐命其在公车(待皇帝之诏者所待机的部署)待机。东方朔一急﹐便骗宫廷使役的侏儒们道﹕「你们天天无为徒食﹐皇上想即刻将你们杀掉﹐如想得救﹐快去向皇上叩头求饶。」信以为真的侏儒们﹐便在武帝面前叩头哀泣。武帝惊问原因﹐知是东方朔之指使﹐便召他来质问。东方朔便趁机道﹕『侏儒身长只三尺余,俸禄是谷物一袋及二百四十钱。而臣身长九尺余俸禄却与他们相等。侏儒腹饱涨得快死了﹐而臣却饥饿的快死了。』如此诙谐而畅然如流水般的诉说自己的穷状。武帝大笑﹐更是赏识东方朔的机知及能辩。东方朔虽然想臣侍在武帝左右﹐当初却不能就任正式的官职﹐只是被当作取悦武帝的俳优。东方朔不但善辩﹐而且相竞透视术的射覆(猜测隐藏在箱中之物的游戏)也很拿手。有一次东方朔与武帝喜爱的俳优郭舍人边玩射覆﹐边谈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郭舍人却被反击的无言可答。于是感叹于东方朔的机智的武帝便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郎(皇帝的近侍)。成为皇帝近侍的东方朔有事时便会向武帝谏言。当武帝没收农地造营上林苑时﹐东方朔也曾经鼓起三寸不烂金舌大肆反对﹐但武帝虽然对东方朔舌灿莲花的辩论听的入神﹐然而只是认为东方朔说的很有道理﹐将东方朔任命为太中太夫(司掌议论的官)并赐黄金百两作为褒赏﹐却没有停止上林苑的造营。武帝的姑母馆陶长公主年近六十﹐却宠爱一个叫做董偃的少年﹐要武帝厚遇董偃。东方朔便在武帝将要招董偃入殿之时批判道﹕『圣上为何将这种不循正道的人物招入正殿﹖』而武帝也顺从了东方朔的意见﹐以后逐渐不再让董偃接近﹐但是东方朔毕竟只被当作有趣的宫廷滑稽﹐而不能担任重职。知道没有出世的希望而终于达观的东方朔逐渐傍若无人﹐出人意外的奇行也越来越醒目。虽然说话毫不保留﹐但擅长洞察人心的东方朔绝对不会说出触犯武帝的失言。所以虽然官位不高﹐却一直受武帝宠爱﹐时常得到大枚金钱及绢帛的赐予。但是他却将每次的赏赐大肆挥霍﹐时常更迭不绝的将长安的美女接到家中﹐所以不久又是穷光蛋一个。而且又作出了在殿中放尿而被问了不敬罪﹐或陪武帝用膳时将剩下的肉塞入怀中带回家等奇行。于是东方朔发疯了的传闻传遍宫中。当东方朔知道自己被称为狂人时﹐竟傲言道﹕『像我这样的人﹐才是所谓的避世在朝廷之中呢﹗』。不望荣达﹐以诙谐的举动及饶舌隐藏机锋﹐肆无忌惮的言行﹐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武帝宫廷之中的东方朔﹐也自认是宫中的滑稽。有一次宫廷的学者们指摘东方朔的生活方式道﹕『苏秦.张仪以辩舌晋昇为6国的宰相﹐而君身怀无比的博识又能言善辩﹐臣事明君达数十年﹐为何却不能担任重职﹖』于是东方朔道﹕『彼一时此一时也﹐不可同列而论。苏秦.张仪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若得能人者则强大﹐不能得者则灭亡。仕官者其言说若被接受就可以就高位。但是现在圣帝君临﹐天下安泰﹐并非求能人的情势。若是苏秦及张仪生在今世﹐也许顶多不过与我同样的官职。』被东方朔如此反论﹐学者们也无言以对。据说直到死前为止仍然出入宫廷的东方朔﹐于太始四年(前九十四)五十四岁之时才死去(一说汉宣帝时弃职而去)。而武帝已老﹐一直繁荣的前汉王朝也逐渐步入灰暗。东方朔的时深时浅﹐有时以露骨或机微的举动﹐也进忠言也说笑话﹐而无人理解其真意﹐脱却常人生活方式﹐便被后世认为是仙人﹐而列于列仙传之中﹐因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东方朔传说。着作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指意放荡,颇复诙谐,辞数万言,终不见用。朔因着论,设《客难》已,又设《非有先生论》。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世所传他事皆非也。

石宝

不详


原诗

徐生入海不复还,人传已在三神山。

山头宫殿千万间,青玉琢户黄金镮。

银城射日日色斑,望之可见不可攀。

不可攀,那可度。

谁人海上遇安期,貌得山光入生素。

雕琼作树瑶作华,白璧楼中张采霞。

灵芝五色蒲九节,青鸟窗前堕红雪。

蟠桃结实三千秋,大仙小仙来宴游。

或驾苍麟,或骖赤虬。或乘白鹿,或服青牛。

采丹葩兮绿萼,杂瑶草兮为羞。

扬清歌兮云驻,玉麈挥兮风流。

扬歌兮挥麈,吹箫兮击鼓。

弹湘弦兮执鹭羽,青凤吟兮白鸾舞。

吾不知其为谁,或童颜而貌古。

东华真人须满腮,吐吞日月餐风雷。

天浆一滴可以祛尘胎,何况日饮三万杯。

黄芽夜半珠累累,瑶光直上冲三台。

青头童子时往来。

我欲因之问王母,瑶池之会岂可复得哉。

吾间东方朔、李谪仙,年来亦在瀛洲边。

二君于我有旧故,公其为我相周旋。

不知奇辩犹能雄,斗酒一吟今几篇。

东华真人笑不语,但见花梢露如雨。

桃源旧事言未终,回首洪波几桑土。

诗词推荐

目光牛背上,更时把、汉书看。记落叶江城,孤云海树,漂泊忘还。悬知偶然是梦,梦醒来、未必是邯郸。笑指萤灯借暖,愁怜镜雪惊寒。投闲。寄傲怡颜。要一似、白鸥闲。且旋缉荷衣,琴尊客里,岁月人间。菟裘渐营瘦竹,任重门、近水隔花关。数亩清风自足,元来不在深山。

迅濑拖舟上,危梯蹑屐登。山光翠欲滴,水气热如蒸。路转藤萝暗,天开物象澄。邱园足逋客,应得薦贤能。

卧病车马绝,初非遗世人。逍遥乍形散,邂逅却情真。见护屏能力,相扶竹亦神。闲来佐欢喜,漉酒用陶巾。

寓居城中寺,萧然如深山。终年客不到,终日门亦关。晨朝香火罢,去履脱危冠。饱读古人书,会意有余欢。客有馈荔枝,荐又碧玉盘。吟哦更咀嚼,未羡朱两轓。鲛绡作红皱,护此冰肌寒。

老民一日脱朝衣,回首平生万事非。赤脚婢沽村酿去,平头奴驭草驴归。

调古世寡和,材高自无群。种玉秘奇术,还丹隐玄文。披裘负薪士,拾金非所闻。虽无箕颍节,亦不慕高勋。石田长芝草,暮春自耕耘。曲肱枕耒耜,长歌至日曛。所乐良在兹,没齿伤何云。

肯学少陵对马军,肯同太白谢汪伦。聊将文字饮一盏,不待月影成三人。门前车马闹迟日,陌上绮罗娇暮春。想见流觞多乐事,酒酣人问斗升嗔。

祚微方拥幼,势极尚扶颠。鳌背舟中国,龙胡水底天。巩存周已晚,蜀尽汉无年。独有丹心皎,长依海日悬。

頖宫德厚仍信矼,北扉笔力谈笑扛。重圭叠璧凛群视,不使东瓯成陋邦。日边时见召仙李,林下那容栖老庞。故园此日成胜聚,归梦不泛潇湘江。万畦流泉裹云屋,一点远岫低吟窗。客来有酒辄均醉,长啸手拊高梧幢。挽蔬唯便玉本脆,碎鲤屡惜银鋋双。伊予於世真长物,扫迹自分逃崆{左

平明出御沟,解缆坐回舟。绿水澄明月,红罗结绮楼。弦歌争浦入,冠盖逐川流。白鱼臣作伴,相对舞王舟。

行年过七十,与世两相忘。墨沼龟鱼乐,药园芝术香。吾生一虫臂,世路几羊肠。楮弁新裁就,翛然学道装。

石罅微泉咽浅沙,沙头细草换年华。疏篱酒旆管春事,倚马短檐梅著花。

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君有君恩秋后叶,可能更羡谢玄晖。

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草满旧家行迹。时听得声声,晓莺如觅。愁红半湿。煞憔悴、墙根堪惜。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龟石。当年第一。也似老、人间风日。馀葩选甚颜色。羞拈江南,断肠词笔。留春浑未得。翻些入、啼鹃夜泣。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夜来一阵催花雨。

十日山寒雨不休,仆其痡矣得无愁。老夫自爱归程好,肯为春泥怨鹁鸠。

吾乡南渡有儒真,二百年来两绝伦。继圣乾淳绵道统,代言炎绍冠词臣。紫阳山可搜遗老,白玉堂堪踵后尘。□□苕溪渔隐学,单传诗话作诗人。

山如虬龙来,渴饮金渊水。水竭欲飞去,骧首振鳞尾。壮哉老头陀,奋迅咄使止。左手揽其角,右手持其耳。压以大兰若,宛转不得起。跏趺盘石上,颐指役万鬼。至今五百载,金碧半天倚。檀施走两川,浇钵日万指。我来过其下,柴车为一柅。周览三叹息,仰止百拜跪。凭高抚浩荡,霜天

沥懇青规动帝心,秋曹月殿宠光深。论思东序清间宴,偃息西昆翰墨林。私第藏书皆有副,公庭种竹待成阴。卧龙禁闼应非久,救旱还须起作霖。

□樊多胜日,杖屦偶相同。西岭轻阴结,东山落照红。葵倾终向日,蒲弱易含风。甘作囚山柳,休为投阁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