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举再饭五峰阁四望

城中无隙地,阁上有余天。
白雪重湖浪,黄茅五岭烟。
高楼南蜃涌,大字北鸿连。
总是诗之具,收归作画传。

作品评述

《君举再饭五峰阁四望》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君举再饭五峰阁四望,
当日城中景色无隙可寻;
登上阁楼,视野却无限延伸。
白雪压弯了湖面,仿佛浩渺的波浪;
黄茅笼罩了五岭,犹如缭绕的烟雾。
高楼南边的蜃楼涌现,宛如奇迹般绽放;
大字北方的雁鸿排列,犹如连绵不绝的长蛇。
这一切都成为了诗歌的具象化表达,可以用来激发创作的灵感,
并成为画作的素材,流传下来。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绘为主线,通过对城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美的独特感受。诗中的白雪和湖浪、黄茅和五岭,以及高楼和大字等形象,都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通过作者的笔触,读者可以想象出湖面上被压弯的白雪浪花,五岭上被黄茅笼罩的云雾,以及南方蜃楼和北方雁鸿的奇特景象。这些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然美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没有直接表达出明确的主题或情感,但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形象的营造,传达了一种宁静、壮美的意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体验,将其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以此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独特感受。这种将景色转化为诗歌和绘画的表达方式,突显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炉亭镇上坐书痴,不似山居得自怡。倾竹叶杯延旧友,倚梅花树看新诗。嚼来此味清于水,语对乡情甘似饴。外此不须谈近事,相逢一笑且舒眉。

传绪祖风懿,居乡家道肥。群书了渔猎,一性自弦韦。官仅纡黄绶,时须补黑衣。空缠百身恨,遽作九原归。

强求斗升禄,三年困山城。覉栖不敢恨,眼为溪山明。上借台府宽,下遂吟啸情。束装待航归,积霖咽秋声。排忧步园径,难舍曲折清。东望气郁葱,绿槐冒飞甍。缅怀交际欢,嚬笑阳春生。求田役梦魂,投老归此耕。愿心尚渺茫,别酒那忍倾。归步故林月,寄梅坚斯盟。

晴烟去人高,暮色上天半。山衔日入深,云伫星出缓。涂昏归鞍长,林近去翎短。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南城岌高跻,近野匝四坦。来期遐思舒,暮云所见罕。星星颭风灯,历历吹月琯。静乐遗世喧,清思破尘懒。心通江海浮,气寒天地满。兹兴将谁同,儿辈未宜筭。

浊酒三秋馆,青灯半夜花。故人浑在目,幽梦暂还家。淮近风偏恶,山高月易斜。新霜何处雁,片影落平沙。

头如衰葆更加霜,身似陈茶不奈汤。春服又陪曾点咏,归心尤美陆生装。山川浮动风云气,草木欣荣日月光。剩种鸡头剥温软,不教无齿愧张苍。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

江南二月时,杨柳绿华滋。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萦堤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啼春不住高下飞,金梭乱掷流黄机。又如织女机初断,千丝万丝分历乱。旋作东郊一片阴,雨中浅浅烟中深。迤逦青绡合步障,缠绵缕带结同心。青绡步障大道傍,

百岁中分,流年过半,尘劳系人无尽。桑柘周围,菅茅低架,且喜水亲山近。倦飞高鸟,算也有、闲枝栖稳。纸帐绸衾,日高睡起,懒梳蓬鬓。闲阶土花碧润。缓芒鞋、恐伤蜗蚓。倒掩衡门,空解草玄谁信。俗驾轻云易散,赖独有莲峰破孤闷。世事悠悠,从教莫问。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野。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礼容秩秩,羽舞煌煌。肃将涤濯,祗荐芬芳。永锡繁祉,思深飨尝。

岁当庚午旦庚寅,最喜明朝遇上辛。五福来临吴越分,更欣三日即攽春。

中和节後社前时,春到园林最晚枝。弄水不冰携扇手,登台犹粟向风肌。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荼蘼。

制律窥元化,因声感八风。还从万籁起,更与五音同。习习芦灰上,泠泠玉管中。气随时物好,响彻霁天空。自得阴阳顺,能令惠泽通。愿吹寒谷里,从此达前蒙。

结庐旧与青山对,修竹萧疏半不存。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几黄昏。

深谢将书来请。才到西岩春令。百鸟正喧呼。乐无余。道众满川和气。醮罢更看天意。缘契合虚谷。任西东。

寻僧重上宝峰楼,对景兴怀不自由。东海伤心诸老散,西湖回首十年游。摩挲旧画题新句,惭愧青山对白头。空负梨花一尊酒,无人共载木兰舟。

圣明钦恤重皋陶,一日飞星五使轺。方幸蓬山陪末属,遽瞻英簜隔层霄。谆谆天语扶邦计,念念民生弼教条。轻重适权孚简眷,金鸡山色谶鸡翘。

秋涛常记犯灵胥,季子双髦尚髧如。薄饭不为明日计,短檠相对十年余。嗟予久合堕鬼录,怜汝犹能读父书。西望牛头渺天际,永怀吾祖起家初。

山城水隘小桥傍。竹里早梅芳。纵有丹青图画,难描幽韵清香。妖娆天赋,偏宜素淡,杨氏宫妆。雅态何须艳丽,孤标不在春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