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五首

父子具曰圣,相谓为仲尼。
独于春秋学,盲心无能稽。
僻说竺老滓,苛政斯鞅靡。
神天有弗察,大柄斯人尸。
典午起九死,众鬼宗魔师。
紫宫坐张楚,赤县生刘齐。
镠帅岂办□,□阜实召之。
至今二百年。
遗祸殃蒸黎。

作品评述

《览古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父子相对称赞圣人,互称为仲尼。
只专注于研习春秋经典,愚昧的心灵无法参透其中。
执迷于竺老的错误言论,恶政使国家衰微。
天神无法察觉,大权落在腐败之人手中。
传记中记载午时复活,众鬼奉其为魔法师。
紫宫中有张楚在主持,赤县中生出了刘齐。
帅镠岂能解决问题,那遗留下的祸殃仍然损害黎民。
至今已过去两百年,遗留的祸乱仍然弥漫。

诗意和赏析:
《览古五首》这首诗词以方回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对时代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描述了一个父子之间的对话,他们互相称赞圣人,自称仲尼,意味着他们对古代伟大智者的崇拜和追求。然而,诗人认为他们只是独自沉浸于春秋经典的研究中,却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他们的心智被自己的无知所限制。

诗人进一步指出了竺老的错误言论和执政者的苛政,暗示了社会的腐败和衰落。诗中提到天神无法察觉,意味着上天对这些问题无能为力,而权力却落在了一些腐败的人手中,导致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诗中还提到了关于午时起死回生、鬼魔和紫宫、赤县等神秘的元素,这些元素可能是诗人借用的象征手法,用以突出现实世界中的荒诞和虚幻。

整首诗词通过对父子对话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时代命运的思考。诗人以独特的诗意和象征手法,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与神秘的元素相结合,给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羌岭雪。春心自浩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

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十二青楼。最数秦娘第一流。季鹰久负鲈鱼兴,不住今秋。已办归舟。伴我江湖作胜游。

神女漂红者,颠姨发赤然。年年吹洗了,未必恕今年。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长江天险失,铁骑逼金陵。拒敌无留守,捐躯有县丞。戈挥天日皎,血洒阵云腾。蒋尉英灵在,千秋配食能。

甘寒何必柘为浆,也解逡巡造醴凉。更喜鹤鸣添子和,休因荔进引蕉黄。花如宋玉窥邻女,诗似刘郎问泰娘。只欠西湖双画舫,便疑风景类钱塘。

人与人为徒,事我盖有缘。司晨与警夜,异类亦可怜。舐糠啄遗粒,要使全其天。人则当教诲,见善或能迁。盛怒姑小忍,虽蒲岂非鞭。事过我亦喜,陶然送流年。

午枕消暗永,春裘御晓清。砌红多近采,园绿有深鸣。窗破斜光入,炉消断碧横。白头为吏苦,高卧笑浮生。

一水去萦绕,四山来周遭。夷犹聊适意,登降自忘劳。五岭烟云古,三江气象豪。此邦真蕞尔,形胜助风骚。

斜阳已在古松閒,杯酒相留未放还。此是古人真率处,谁知今日有梅山。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观音寺里泉经品,今日唯存玉乳名。定是年来无陆子,日香收入柳枝瓶。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君在诗人里,功夫用最深。古如神禹铸,清似鬼仙吟。死定无高塚,生惟有破衾。长安酒楼上,犹记昔相寻。

迎面苍峦泼黛浓,几番回首想行踪。白云拥海文殊阁,老水屯烟圣治峰。方别衲僧谈梦寐,又逢羽士接从容。明朝还踏青虚路,重掬神泉听乱钟。

垂垂大厦颠,一木支无力。精卫悲沧海,铜驼化荆棘。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血洒沙场秋,寒日赤为碧。惟留吟啸编,千载光奕奕。

山色秋光澹绕斋,雨声虫响互悲哀。清尊怜我攻愁去,白发欺人送老来。江柳净无余叶在,渚莲迟有一花开。马蹄却忆成皋路,野烧西风满面埃。

乌石冈头踯躅红,东江柳色涨春风。物华人意曾相值,永日留连草莽中。

昔日征黄绮,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