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桃源尉赵谦之

桃源洞口送春归,欲换渔蓑傍钓矶。
火着高林鸦又散,弦鸣中泽雁还飞。
萧萧空雨晨光润,耿耿笼灯夜色微。
休对痴人獃说梦,野花啼鸟恁天机。

作品评述

《寄桃源尉赵谦之》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为主题。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源洞口送春归,
在桃源的洞口送走了春天归来的时光,
欲换渔蓑傍钓矶。
我想换上渔夫的蓑衣,
靠在钓矶旁边。

火着高林鸦又散,
火焰燃烧在高大的树林里,乌鸦又四散而去,
弦鸣中泽雁还飞。
琴弦发出声音,湖泽上的雁儿又开始飞翔。

萧萧空雨晨光润,
冷清的雨声中,晨光映照着一切。
耿耿笼灯夜色微。
明亮的灯光笼罩着夜色,微弱而温暖。

休对痴人獃说梦,
别再对那些痴呆的人说梦话,
野花啼鸟恁天机。
野花开放,鸟儿鸣叫,这就是天地的奥秘。

这首诗以桃源洞口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清新的追求。诗中的桃源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世界,诗人希望能远离尘嚣,靠近自然,过上简朴而自在的生活。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火着高林鸦又散"一句,通过描写火焰和乌鸦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的变幻和鸟儿的飞翔。"弦鸣中泽雁还飞"一句,则展示了琴声与雁儿飞翔的和谐画面。这些描写使诗歌充满了生动感和音乐感。

最后两句"休对痴人獃说梦,野花啼鸟恁天机"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认为那些痴呆的人无法理解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而野花的绽放和鸟儿的鸣叫则是大自然的奥秘和智慧。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清新宁静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

总体来说,《寄桃源尉赵谦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寄桃源尉赵谦之》是宋代诗人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表达了对桃源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中以桃源洞口为背景,描述了春天归来时的美景,诗人想要换上渔夫的蓑衣,在钓矶旁边享受宁静的垂钓时光。火焰燃烧在高大的林木中,乌鸦四散飞去,琴弦声响起,泽上的雁儿再度飞翔。雨声萧瑟,晨光润泽大地,灯光明亮,夜色微暗。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对那些愚昧无知的人说梦话,野花盛开,鸟儿鸣叫,这才是天地的奥秘。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意象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桃源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桃源洞口、渔蓑、钓矶、高林、火、乌鸦、琴弦、泽、雁、雨、晨光、灯、夜色、野花、鸟等形象和意象,展示了一幅宁静、清新的自然画卷。

诗中的"休对痴人獃说梦,野花啼鸟恁天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认为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无法理解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而野花的盛开和鸟儿的鸣叫则是大自然的奥秘和智慧。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清新宁静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

综上所述,《寄桃源尉赵谦之》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桃源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诗意深远,意境清雅,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感和音乐感,给人以清新宁静的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盛德方为贵,虚名底用高。异时游荡子,今日似萧曹。红粉催身朽,清霜入鬓牢。势穷人事改,槐棘等蓬蒿。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众夫希所见,天老

湖边春已过,正是绿阴时。独步无人处,微吟得意诗。斜阳浮舴艋,远水立鸬鹚。物命真堪惜,游鱼脱钓丝。

丽日萱花照五云,升堂风采见乾淳。蓬莱会上逢王母,婺女光中见老人。雨露一门华发润,江山满座彩衣新。只将千载苓为寿,更住人间九百春。

谁令类痴儿,乃是妨曰假。君方溯归鸿,我政专野马。成诗忽能送,有酒胡不泻。此段亦可传,谁与妙挥洒。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嬾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年来事事与心违,墨绶尘劳莫我知,慷慨归田虽有赋,殷勤喜雨漫赓诗。谁怜饭颗山头瘦,却想松江水面肥。一笑桑榆收已暮,向来膏润太逾时。

短檠今幸限,文社得同修。何处撩乡思,催君发棹讴。路径行雨峡,签数报程邮。客路看如许,交情可耐不。殷勤江上水,长为送离忧。

孤山教体外,赋诗汤休上。后来数参寥,接手得宗匠。东游四明山,怀人增恻怆。何言还老琦,二公论辈行。但欠主盟人,汲古自清唱。明年已七十,句法何荡漾。兹山近蓬莱,展卷到绝旷。岛子敢赓酬,我正恨难傍。

儿嬉怨东搦文貔,怒眦张唇状崛奇。图得形模规妇笑,绝怜冷落赋翁诗。幕谈多暇堪娱目,喜色排寒为上眉。颇念袁安正高卧,柮柴煨芋了年时。

先农播种,九彀务滋。灵坛致享,良耜陈备。吉日惟亥,运屡纯熙。乐之作矣,神其格思。

只合山中度岁时,欲求闻达岂相宜。命轻似絮人争笑,心直如弦鬼亦知。怕见是非休看史,未忘习业尚耽诗。春风归去江南路,芳草满汀花满枝。

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凤辇通门静,鸡歌入漏长。宴荣陪御席,话密近龙章。吟步彤庭月,眠分玉署凉。欲黏朱绂重,频草白麻忙。笔力将群吏,人情在致唐。万方瞻仰处,晨夕面吾皇。

园圃屋东西,从君一杖藜。雨寒花蕊瘦,春重柳丝低。亭馆常留客,轩窗总傍溪。摩挲雪色壁,安得好诗题。

不识是真识有心,识心遍处不求人。江陵米满元无价,师子全威画不成。

圣俞小饮亦百杯,高叉两手无欹颓。曼卿登楼终日饮,端坐人谓神仙来。二贤佳语三百载,磊磊亦有梅山在。有人招邀无不如,吞吸樽罍气如海。夜来一醉不为淫,归路胡为不自禁。蹴压荆棘卧霜草,接{上四下离}倒著披衣襟。我来相问胡乃尔,笑而答之言纚纚。礼岂为我辈设哉,君特未知

一声巧啭柳巅头,半丈红芳送晓筹。天气柔嘉收积雨,林花稠叠竦高楼。七槃长袖重新制,九醖空樽讵足忧。丘壑夔龙位岩石,何妨送帽对沙鸥。

日御临双阙,天街俨百神。雷兹作解气,岁复建寅春。喜候开星驿,欢声发市人。金环能作赋,来入管弦声。

意行何之,陟此云岭。如梦而觉,如昏而醒。

谁言天上张公子,飞下崆峒看晓晴。为爱东坡题八境,却同严助厌承明。诗来风雨荒凉後,语带江山紫翠横。更遣麴生相暖热,十年同社再寻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