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四首

普提宿将会重围,劫外时闻木马嘶。
寸刃不施魔胆碎,望风先已竖降旗。
开人眼,闭人眼。
一手推,一手挽。
不是三要三玄,变作四种料拣。
毕竟是个甚麽,云峰辊球,睦州担板。

作品评述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普提宿将会重围,
劫外时闻木马嘶。
寸刃不施魔胆碎,
望风先已竖降旗。
开人眼,闭人眼。
一手推,一手挽。
不是三要三玄,
变作四种料拣。
毕竟是个甚麽,
云峰辊球,睦州担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战斗的场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诗中提到了普提宿将会重围,表明敌军即将包围。劫外时闻木马嘶,这里木马嘶声的意象暗示着敌军的到来,战斗即将爆发。接着,诗中提到了寸刃不施魔胆碎,表示并非立即亮出武力,而是采取隐忍的策略。望风先已竖降旗,这里的竖降旗则是为了传达出准备迎战的信号。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一种智慧和策略。开人眼,闭人眼,意味着要敏锐地观察敌情,同时保持冷静。一手推,一手挽,表示要善于掌握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不是三要三玄,变作四种料拣,这里提到四种料拣,意味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最后两句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谦逊和淡泊的态度。毕竟是个甚麽,云峰辊球,睦州担板。这里的云峰辊球和睦州担板都是一些普通的物品和活动,暗示着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追求和修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战争的场景,表达了智慧、谦逊和淡泊的哲理。作者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在战斗和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诗词推荐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龙图老学士,腰痛比如何。久阕新诗和,应寻曲旧歌。梅红轻绽萼,池绿细生波。欲与君同醉,春风试舞罗。

崤陵皋墓几摧轮,秋暮重过白发新。小雨廉纤能滑径,乱山回互欲迷人。客心苦厌孤程晚,驿舍频来旧吏亲。明日问途知更远,又须呼仆待初晨。

剑佩孙弘阁,戈鋋太尉营。重言虚有位,孤立竟无成。丘陇笳箫咽,池台岁月平。此恩何以报,归处是柴荆。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梦回春草远,病起故人来。耿耿孤灯话,沈沈细雨杯。千愁双鸟过,一笑百花开。世事渺烟水,相携卧绿苔。

荒寺疏钟解客鞍,由山东畔白烟寒。望都风土连唐县,翁媪排门带瘿看。

美哉武灵王,梦登黄华颠。女娃挟赵瑟,歌诗流眄妍。变服习胡射,宗族害其贤。奇计竟不成,美人空弃捐。

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只凭藜杖穿幽径,还喜蒲团憩小亭。散诞竹边梳白发,徘徊江上诵黄庭。人间无此清凉处,亦许儿童共乞灵。

圣世持盈计,慈皇阅士多。十年深注倚,一德妙中和。日月长循轨,边疆竟息戈。到今清净化,仿佛汉民歌。

颓龄正是投闲好,胆薄谁知与拙兼。棋信天机那论失,酒随客量不教添。静冲小雨看花蕾,时拨苍苔候笋尖。幽鸟叶间如有语,比翁难作逸群髯。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未甦残醉茗频煨,夙荷诸公载酒来。照镜所存唯雪鬓,典衣已尽况银杯。色婴单豹偶然耳,带索启期焉怨哉。弱水元无三万里,此心安处是蓬莱。

早傳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证有馀。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为客始逾月,迢迢若经年。昼永空馆寂,古木参云烟。我生闻道浅,未能超世缘。念此方寸地,忧来相萦缠。今晨动幽兴,沙岸泊归船。岸远望不远,归思随长川。

岂无重碧实瓶罍,难得轻红荐一杯。千里人从闽岭出,三年公送荔枝来。玉为肌骨凉无汗,云作衣裳皱不开。莫讶关情向尤物,厌看绿李与杨梅。

肃肃清廟,昭事祖祢。粢盛苾芬,四海来祭。皇灵格思,令容有睟。降福孔偕,以克永世。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谁怜范叔恋袍寒,犹有徐卿二子看。大率率中多物忤,相知知到此心给。最怜风雪分吟笔,安得江山共倚栏。后夜小窗怀素帖,挑灯应忆我同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