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承琮上人问讯甚勤老懒不能作书以偈答之

十年不到吴溪上,闻道禅龛更斩新。
得见山中此松老,后来谁是住庵人。

作品评述

《近承琮上人问讯甚勤老懒不能作书以偈答之》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吴溪已有十年,
听说禅龛有了新变。
见到山中的老松树,
不知是谁住在庵宇。

诗意:
这首诗词是晁公溯回答承琮上人的问候的作品。诗人描述了自己离开吴溪已经十年,听闻禅龛发生了变化。他在山中见到了一棵古老的松树,但对住在庵宇的人却一无所知。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的时光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与对未来的疑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时间的表述,诗人展示了离别带来的遗憾和对变化的好奇。他在离开吴溪十年后的重返,发现禅龛已有新变,这种变化让他感到陌生和迷茫。而在山中,他看到了一棵古老的松树,但对住在庵宇的人却不得而知,这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想象空间。

诗词中的"禅龛"和"庵宇"是与佛教有关的词汇,暗示了诗人的修行和寻求内心安宁的心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松树和山中庵宇,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时光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疑问,展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内心追求的思考与探索。

晁公溯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太史曾题仲举舆,子虚赋就压蓬卢。终然不负凌云志,会向蓬莱顶上居。

南陌踏青游。

二更二点二更深。宫钟声绝夜沈沈。明月满天如写金。同光共影无昏沉。起来间操无弦琴。声高调古惊人心。琴罢独歌还独吟。松风涧水俱知音。

晴川渺渺停春水,怪石峨峨插乱山。最爱夕阳烟寺里,千株古木伴僧闲。

点点万家灯,风清醉复醒。广轩高绝处,俯瞰一天星。

布衾温燠似春晴,睡足窗前一鸟鸣。起挽梅梢拈雪嚼,五行谁带许多清。

雪衣飞去莫匆匆,小住滩前伴钓篷。禹庙兰亭三十里,相逢多在暮烟中。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一自风尘没泗滨,英遗何敢漫嶙峋。崩腾直自天边落,拳握空夸席上珍。好事了知真是癖,倾家务买不论贫。不来俗客仍须钥,夜半负舟端有人。

蓬户何须启,年来已绝交。色空原自了,玄白任渠嘲。琴谱添新曲,书囊屏旧抄。抟风九万里,安隐愧枝巢。

妇荣于室,通籍禁中。班列有次,车服有容。佐我地雎,鹊巢之风。被之僮僮,曷不肃雍。

几日阴霾鬭不开,今晨万顷静无埃。山枫借润旌旗色,江鸟忘机鼓吹猜。诏狱务平勤驻节,阃符兼总待还台。扁舟又迩东随檄,借此余波亦快哉。

一重仍一掩,少有外人知。杖屦归来处,斜阳隐半规。

东生定西归,月岂不识路。何须债长庚,夜夜引行步。星住月不行,星行月不住。无人问阿娣,此事竟谁主。不知听金蟆,无乃由玉兔。来夜偷此星,看日归何处。

退之身外无穷事,子美生前有尽花。更有多情君未识,不随柳絮落人家。莫寻群玉峰头路,莫看玄都观里花。但解闭门留我住,主人休问是谁家。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桃枝下美人过。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床素绠何。

世路无媒君莫悲,开阑看取牡丹枝。姚黄魏紫俱零落,能得春风有几时。

年来万事付禅宗,两鬓虽青心已翁。欲借一廛希许子,更将五斗继无功。春来行乐君应厌,老去裁诗我未工。闻道琅邪山色好,为题新句寄清风。

此夜中秋,不向光影门前过。披衣得坐。无佛众生我。没鼓打皮,借问今几和。还知么。就中两个。鼻孔谁穿破。

秋雨漫漫夜朝复,可嗟蔀屋望重霄。遥知宴坐无余念,万事都从劫火烧。

马公首丹籍,程子亦其次。大书天九门,凛凛见名字。度君独何心,葅歜而剥芰。艓子大于匙,可卧不可跋。中有两同行,马诗与程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