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故国千峰外,孤舟一水滨。
天涯未归客,江上欲残春。
雁去销魂久,花开坠泪频。
东风吹晚雨,芳草路边人。

作品评述

《寒食》是宋代诗人王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国千峰外,孤舟一水滨。
天涯未归客,江上欲残春。
雁去销魂久,花开坠泪频。
东风吹晚雨,芳草路边人。

诗意:
《寒食》以描绘主人公离乡别土的心境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展示了一幅江南春天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对归乡的期盼和对离别的忧愁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离愁。

赏析:
诗词以故国千峰之外、孤舟一水之滨为开篇,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离乡背井的孤独之感。接着,诗人以“天涯未归客,江上欲残春”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春光的留恋。诗中的“雁去销魂久,花开坠泪频”一句,通过雁的离去和花的凋零,表达了主人公长时间离乡的悲伤和对故土的思念。最后两句“东风吹晚雨,芳草路边人”,以自然景物的描述,将主人公的离愁与路边的行人相对照,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离乡背井所带来的孤独和忧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运用,诗词唤起读者对离乡之苦和对故土之思的共鸣,使人们对离乡背井的心情产生共鸣和感叹。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京洛风尘弊客裾,故山归去有精庐。缀盂应供王城久,镂管赓吟友社馀。衲拥兰芽新赐服,帙收贝叶旧翻收。萧然壁观芝岩上,從此身名与世疏。

春入东郊晓望明,霏霏新雨点初成。野农岂解知尧力,惟喜年来垅易耕。

吉州新置掾,驰驿到条山。薏苡殊非谤,羊肠未是艰。自惭多白发,争敢竞朱颜。若有前生债,今朝不懊还。

步绕西湖九里松,归来诗句有新工。旧游开眼谁同梦,又欲携君过浙东。

木端青崖轩,惨淡寒日暮。鸣鸠已安巢,飞鹊尚求树。物情限与夺,兹理奚以据。谅知巧者劳,岂得违所赋。久无胸中居,颇识书上趣。圣贤虽山丘,相望心或庶。

遥想观涛处,犹意采莲歌。无因关塞叶,共下洞庭波。

半醉小车行,世间无此荣。凉风迎面细,垂柳拂头轻。意若兼三事,情如拥万兵。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争。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晨书暝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碧海掣鲸闲此手,只教疏凿别清浑。

去年紫塞两相望,公在齐安我武昌。秋晏车箱访流马,夜深弧矢看天狼。不辞目断传烽堠,尚忆螯持共酒觞。今日区区话鹏鷃,图南应是叹榆枋。

桂苑旋生凉思,银河左界秋高。纤尘不动湛清霄。皓月照人偏好。诗为情多却减,酒因愁里难销。一声羌管梦魂劳。可惜风光虚老。

耘耔竞所务,乔林午风清。嘉谷雨来长,复兹畦水平。

当时开向杏花後,今日绽当梅萼前。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满枝燃。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

幽人门巷冷如冰,使节光华肯再登。今夕青灯话三馆,明年何处说庐陵。

百丈平湖一点山,碧琉璃涌小蒲团。

罢直奚官雪满腮,少年曾扈上之回。金砧丰削蹄多裂,玉秣辛酸齿半摧。苜蓿地间春早遍,葡萄宫废野花开。病嘶破枥秋风夜,独忆先朝较猎来。

枯箨危根缴石头,千竿交映近清流。堪珍仲宝穷幽笔,留得荆湘一片秋。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未必钱园似翟园,翟园窠木最宜看。茂松亭下偏明眼,矮桧平铺翡翠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