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提琴一万里,负书三十年。
晨攀偃蹇树,暮宿清泠泉。
翔禽鸣我侧,旅兽过我前。
无人且无事,独酌还独眠。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形骸寄文墨,意气托神仙。
我有壶中要,题为物外篇。
将以贻好道,道远莫致旃。
相思劳日夜,相望阻风烟。
坐惜春华晚,徒令客思悬。
水去东南地,气凝西北天。
关山悲蜀道,花鸟忆秦川。
天子何时问,公卿本亦怜。
自哀还自乐,归薮复归田。
海屋银为栋,云车电作鞭。
倘遇鸾将鹤,谁论貂与蝉。
莱洲频度浅,桃实几成圆。
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作品评述

提琴一里,背着书三十年。
清晨攀登傲慢树,晚上在清泠泉。
飞鸟鸣我的身边,旅野兽走过我面前。
没有人将无事,独自饮酒还独眠。
远远听到彭泽县令,高弄武城弦。
形体寄托笔墨,意气托神仙。
我有壶中重要,题为物外篇。
将使好方法,方法远没有达到旗。
相思劳日夜,相对阻风烟。
因珍惜春天的花朵晚,只让客人想悬。
水去东南地,天然气凝西北。
关山悲伤蜀道,花鸟回忆秦川。
天子什么时候问,公卿本也可怜。
哀叹自己返回自己快乐,回到沼泽再回家。
海屋银为栋梁,云车电作鞭子。
如果遇到鸾将鹤,谁谈论貂皮和蝉。
莱洲频繁度浅,桃子几成圆。
寄言飞凫鞋,岁末同联翩。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诗词推荐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玉琯葭灰昨夜吹,日华光暖向阳枝。东君乱点丹青笔,真宰忙挥造化椎。红日暗长人不觉,好花偷发蝶先知。后园无限桃兼李,留待新恩得意时。

蒲柳深复淡,桃李白间红,东皇一税驾,万物酣春风。烟村在何许?小屏团扇中。一笑唤稚子,相扶上短篷。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良工巧费真为累,楮叶成来不直钱。

华郭春光欲暮时,采绳争蹴夜忘归。佳人不道罗纨重,擬共杨花苦斗飞。

平时漫诧跳梁去,末势宁逃死弃如。但遣鲸鲵绝吞噬,茫洋春泽尽嘉鱼。

武陵樵客出桃源,自许重游不作难。却觅洞门烟锁断,归舟风月夜深寒。

一夜春风满帝都,禁林清晓宴簪裾。玉堂乍到惊凡目,金锁徐开见御书。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词臣此会人应羡,圣主多才古不如。日上花砖帘卷后,柳遮铃索雨晴初。阁前吟罢先沈醉,忘却西垣有直庐。

储副豫定,器之公兮。册授孔时,礼之隆兮。天步迟迟,旋九重兮。寿祉万年,德无穷兮。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千金常恨邻难买,一笑那知盖已倾。

玉泉寺中三钮铜,十年解池讨业龙。当时何不佐取流马出,火德重开两都日。玄潭观中半圭铁,千年龙沙拟蛟孽。当时何不唤取泉阿归,汛洒河洛风雷飞。白衣摇櫓天难料,鸡犬云中帝亲召。汉陵无树兮晋国成丘,待侯不来兮仙又竟去而莫留,徒使我百世而下生閒愁。荆州看印心尚烈,洪州

我往才秋莫,君来恰岁寒。离鸿书落莫,归马路平宽。白社论心易,文坛出手难。近来诗思涩,风雪立雕鞍。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李勃隐居庐山,泉石奇胜,今栖贤寺其故居也。〉及为九江太守始营东湖,风物可爱。

也知无鬼瞰高明,纸阁中间万事轻。不愿人呼贵公子,只图身作富书生。

字民无异术,薄敛与宽刑。宓子琴犹在,蒍于歌重听。瘴云消昼黑,毒草变春青。万里南中路,秋风几驿亭。

当时邂逅已心倾,别后逢人问去程。顾我拙疏非世用,喜君明悟自天成。十年不见怀芝宇,一笑相逢付曲生。暂尔就闲宜自爱,上方着意擢豪英。

自惜孤寒士,栖栖到老休。生前浩然弃,殁后所忠求。臣草金允赦,帝临丹凤楼。追怀稀阔遇,恨不杀身酬。

蘋汀游女能骑马,传道蛾眉画不如。宝扇真成集陈隼,史臣今得杀青书。

修竹长松十里阴,任敦烧药洞门深。独闚金版惊人语,能到青霞出世心。鸡犬亦随云外去,蓬瀛何必海中寻。丹楼碧阁唐朝寺,钟呗香花满旧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