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明闇情忘,事理平等。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七十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祖钦

中文译文:
这是一首名为《偈颂七十二首》的诗词,由宋代的佛教大师释祖钦创作。它表达了一种平怀的心境,将自己完全消融在宇宙之中。在这种状态下,明亮与黑暗不再有差别,情感也被遗忘,一切事物都变得平等。

诗意:
《偈颂七十二首》所表达的主题是超越个人的自我,融入宇宙的无边广阔。诗人释祖钦通过平怀的境界,将自己的情感和个体意识逐渐消解,达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境界。他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消融了自我的界限,体验到了一种超越个体的普遍平等。

赏析:
《偈颂七十二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释祖钦对世界的观察和体悟。诗词中的平怀意味着心境的平静和超脱,使人们能够超越个人欲望和情感的困扰,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通过明闇情忘和事理平等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世界万物的无私关怀和超然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而富有启迪性,让人们反思个人欲望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它通过简练的文字,传递了释祖钦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和宇宙真理的领悟。这种平怀的境界不仅与佛家的教义相契合,也对于当代人们追求内心安宁和超越自我的境界有着深远的启发作用。

诗词推荐

去来如一,真性湛然。风收云散,月在青大。

亲见卿为月,频移使者星。藻虚南涧碧,萱落北堂青。遗下新褕狄,空传训宁馨。又孙还又子,王树满阶庭。

九门思谏诤,万里采风谣。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雁飞云杳杳,木落浦萧萧。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谁省吾心即是仁,荷他先哲为人深。发明立了犹疑在,更问如何是本心。

六籍唯残圣道醇,中更秦火不成尘。华陀老黠徒惊俗,吾岂无书可活人!

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鸟飞。记年碑石在,经乱祭人稀。野鼠缘朱帐,阴尘盖画衣。近门潭水黑,时见宿龙归。

良月今日尽,始见小春天。明日为子正,阳复於此焉。墙阴委宿莽,已觉青娟娟。坏壁出冻蝇,亦解飞翾翾。向来可憎物,今者更堪怜。梅梢太瘦生,此意正渺绵。窥园频挟策,粒吐红豆鲜。正须待一雪,我岂资暄妍。

禁近烟光润,阶平日影暄。黄麻方草罢,红药正花翻。蒨色浮春动,清阴匝午繁。心倾青琐客,香满紫微垣。漏永文书静,天低雨露温。人言有神仙,早晚拜晚恩。

草封支径路欲断,雨洗野花山更寒。西岭东冈烟漠漠,南溪北涧水潺潺。

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公道方无{上雍下土},君门况不遐。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鹘飞欲没海天宽,万动盈虚静处观。一画微阳迎日至,九畴休徵验时寒。世间劫火灰何限,物外仙棋局未残。好与苍生司性命,五风十雨报平安。

耆英续续必重泉,好在灵光独岿然。入侍已成鸿鹄羽,退休俄值白鸡年。伤心藏笈书无恙,盥手开缄墨尚鲜。刮目相期良不薄,可无斗酒奠桥玄。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跨海仙人安在哉,幽寻款款不须催。云萝有约遽相失,杖屨几时能独来。半日清谈容易废,百年幽抱若为开。新诗小慰参差恨,快读聊将劝一杯。

平生才不足,立身信有余。自叹无大故,君子莫相疏。

若木西来赤岸东,白金城阙碧珠宫。天家令急不敢住,折得五花归饭龙。

清风千古曲,雪涧敲寒玉。谁能继此音,苍梧泣修竹。

昔结精庐在半崖,苔扉无主阖还开。近闻有虎为看守,应是防闲俗子来。

楚巫醉兮君不留,春风起兮木兰舟。弭余楫兮饮君酒,君既不顾兮驾龙以出游。凌九江兮勒沧海,万龙舞兮百灵会。君孔乐兮我思君,望君故居兮其上片云。水沦沦兮石碌碌,空祠草长兮风雨入君屋。山中春兮鸟鸣悲,明月皎皎兮中夜来。

道人久矣泯耳目,萧然自如脱羁束。朝随扶桑日头起,暮趁崑崙云脚伏。青牛过关今几年,此道分明在目前。昨夜琴心三叠后,一堂风冷月娟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