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作品,题为《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描述了苏轼对秦郎(指秦少游)的赞赏和思考。秦少游以其文字才华超群,形容他的文字超然出众。苏轼提到了汉武帝,他是以追求虚无的意念而渴望成仙的。接着,苏轼表达了自己对秦少游的关切和思念,秋天来临,但却无法解开某种事情的困扰,他希望秦少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答案,并向天地之神求问。

在第三句中,苏轼以形象的方式描绘了秦少游的才华,他的文字犹如一尾飞驰的追风,迅猛无比。苏轼提到了昆仑山的玄圃,称它为朝隮,这里指的是秦少游的诗文作品,被赞美为高山上的朝露,意味着它们珍贵而难得。

在最后几句中,苏轼回顾了世间少有的才子,称他们为伯乐,但自己却认为追求名利的人(盐车)胜过追求艺术的人(月题)。接着,苏轼表示自己已经失去了追求卓越的激情,不再需要听闻这种气势磅礴的文字了。最后,他鼓励参寥子(指秦少游)继续创作新的诗歌,即使有些作品可能不尽完美,但仍然值得一试。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秦少游才华的赞赏和对文学的思考。苏轼以生动的形象和比喻描绘了秦少游的文字才华,称赞他的作品犹如飞驰的风和昆仑山上的朝露,充满了生机和美感。他表达了对秦少游在人生困境中的关切,并希望他能够通过考试和超凡的智慧找到答案。

在最后几句中,苏轼反思了自己的心境,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追求卓越的激情,不再需要追求名利和声望。他鼓励秦少游继续创作新的诗歌,即使有些作品可能不尽完美,但仍然值得一试,这是对艺术创作的鼓励和支持。

整首诗词充满了对才华和艺术追求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秦少游的关切和鼓励。苏轼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对比,展示了秦少游文字才华的超群和珍贵,呼唤着他继续创作并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传达了对艺术追求的理解和对才子的赞颂,同时也反映了苏轼自身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香来著吾怀,先想织织手。果遇赠香人,经年何恨久。

佛庐增耀石人眠,莫谓思陵雨偏。宠断自空蝴蝶梦,魂归犹咽凤凰泉。碑趺蚀翠埋荒土,楼栱涂丹落废砖。主祭有谁今若此,此时出色想无氈。

兵甲更多难,桑榆迫暮年。孰能容此老,犹得并诸贤。空阔瞻乔木,推移叹逝川。醉乡春有路,暂觉异寒天。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忆年时、纵酒杯行速。看月上、归禽宿。墙里修篁森似束。记名字、曾刊新绿。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

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残书不成读,长昼只供闲。风舞迎霜叶,云昏欲雨山。临窗忽自笑,诗思又相关。

一见油然慰所望,巾车更辱到他乡。相从乐处光阴速,索笑浓时意味长。樽酒未堪留好客,湖山早已关归艎。秋来尚忆门前路,莫惜溪头屡买航。

良宵桂月耿中庭,蛩在青莎叶底鸣。别我寸心如寸铁,不知南国几多程。

衰疾朝慵起,荆扉午未开。云闲不飞去,鸟倦却归来。果熟从人摘,松疏拟自栽。狂歌白日永,独步前山隈。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峄阳生孤桐,擢干八尺高。风雨萌枝叶,鸾皇栖羽毛。天质自含响,众木非其曹。斲为绿绮琴,古人贞金刀。所制有法象,不敢差釐毫。重详旧谱录,试抚观均调。其声清以廉,闻者不贪饕。其音安以乐,令人消郁陶。弹宫听於君,君德如轩尧。弹商听於臣,臣道如夔皋。不觉起蹈舞,形逸

雨催柔绿上桑枝,新霁浮云未尽归。寂寂帘栊留燕舞,阴阴查柳护莺衣。莫于绮席嫌筹并,已觉青春作鸟飞。满径落花愁踏损,羊欣切勿款柴扉。

洪绪载德,盛际讲画。精崇袷事,恭展孝思。肸乡锡义,齐庄受釐。猗欤声烈,垂贶本支。

费君投杖处,行客过彷徨。水面风雷散,沙头草木荒。一壶谁世界,千古共凄凉。大块偏劳我,烧丹未有方。

人言多技亦多穷,随意文章要底工。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自我来兹泮,闭户交游绝。经生一二辈,长庚伴残月。芹藻自青青,谁与共采撷。唯於泼泼处,见得源头活。

小儿亦解挽公留,知有人閒第一流。老我相思无尽藏,临风一日几搔头。

袖攜一剑三尺銛,试与豪士论丑妍。锋芒闪烁走冰雪,靶鞘激烈拏风烟。断蛟截犀挺灵怪,照人切玉光牵联。昔时欧冶不再出,纯钩磐郢名空传。越王苟不遇薛烛,万户骏马谁肯捐。物虽有价瑶无价,瑶逢识者逾精鲜。主人得之亦自壮,十袭珍秘轻万钱。何当佩服却戎羌,会令沙漠无戈鋋。

水殿新凉生白苎,紫金鸳鸯锦云里。吴王醉拥捧心人,七宝床中娇不起。粉黛三千锁别宫,画船相忆采芙蓉。芙蓉未老白露浓,馆娃袅袅生西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