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何景明的《悼马诗》
拼音和注音
mù xu cán kōng lì , méi tái mǎn gù c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苜蓿: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原诗
乘尔方踰岁,何期病忽危。
四蹄犹未凿,双泪泫长垂。
濯水千年降,房星一夜隳。
早逢田子叹,终共塞翁悲。
顾影辞金络,遗骸恋敝帷。
讵能酬饲秣,那复效驱驰。
苜蓿残空枥,莓苔满故池。
风尘思骏力,烟海失龙姿。
惆怅玄黄句,凄凉赭白词。
平生精志在,不愧主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