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孟仲安二首

琴剑纵横亦已陈,凛然英气尚好存。
向来忠义全乡社,老去诗书付子孙。
正好林泉穷胜事,那知风月负清樽。
他年阴德留余庆,会见簪绅萃一门。

作品评述

《挽孟仲安二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孟仲安的悼念之情,并展现了作者对忠义、诗书和家族传承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琴剑纵横亦已陈,
凛然英气尚好存。
向来忠义全乡社,
老去诗书付子孙。
正好林泉穷胜事,
那知风月负清樽。
他年阴德留余庆,
会见簪绅萃一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孟仲安的挽歌,展示了作者对忠义、诗书和家族传承的思考。诗的开头,"琴剑纵横亦已陈",表明孟仲安在纷争中以英勇的姿态存在过,凛然的英气至今未减。"向来忠义全乡社",表达了孟仲安一直以来忠诚和正直的品质,赢得了全乡社的敬仰。"老去诗书付子孙",表明作者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和智慧传承给子孙后代。

诗的下半部分,"正好林泉穷胜事,那知风月负清樽",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林泉等事物的盛衰兴废看似正好,但风月却无法负担起清吧中的美好。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享乐的心境,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消逝。

最后两句,"他年阴德留余庆,会见簪绅萃一门",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善行和美德能够在后世留下美好的回忆,并期待能与其他有才华的文人雅士相见于一堂,共同交流。

整首诗词通过对孟仲安的挽歌,反映了作者对忠义、诗书和家族传承的推崇和思考。同时,诗中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意义和时光消逝的思索,以及对于自己的行为和遗产在后世的期望。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东风雨洗顺阳川,蜀锦花开绿草田。彩雉斗时频驻马,酒旗翻处亦留钱。新晴日照山头雪,薄暮人争渡口船。早晚到家春欲尽,今年寒食月初圆。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佩玎珰。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醮坛春草绿,药院杏花香。青鸟传心事,寄刘郎。

腊裹天公未得閒,重阴先殿晚来寒。数丝绰约流空际,一阵缤纷糁夜阑。已傍余光窥蠹简,更消清液试龙团。杜门自觉心神莹,老去追随只强欢。

风流不比贺家狂,潇洒黄冠意更长。自有武夷溪九曲,鉴湖何必问君王。

口后声名人始贵,真卿笔札次山文。二贤若使生同世,□□口悲不放君。

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

月驭初明露掌西,翩翩犹伴夜乌啼。驾巢树冷空三币,却是鸣鸠得稳栖。

拜新月,拜月下庭除。欲祝心间事,未语先惨悽。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履綦无复有,履组

薛公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通泉县壁久微茫,故物都非况城郭?长鸣阔步貌闲暇,解写高情亦奇作。田中芝草日应长,石上松花晚犹落。赤壁江深孤月小,白云野迥秋霄薄。群帝相从绛节朝,八公许制黄金药。误婴尘网迹易迷,移召中洲梦如昨。借悬素壁忆真侣,忽有微风动林壑。

多少楼台好风月,乐声香气更无空。

白鸟过林分外明。

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放情休恨无心友,养性空抛苦海波。长者车音门外有,道家书卷枕前多。布衣终作云霄客,绿水青山时一过。

各自媚春光,轻红映浅妆。日融花气暖,忘却是谁香。

灵沼溶溶淑气回,玉泉初暖碧如苔。风回鳌背山光动,日照龙鳞镜影开。飞鸟惯随仙仗过,游鱼偏识翠华来。愿倾池水成春酒,添进南山万寿杯。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奉使南游多好景。

负米承亲愿已赊,耻随鸡鹜啄泥沙。一朝投绂真高士,万卷藏书旧世家。齿发未衰非药物,山林不返为云霞。庞眉尚有郎潜者,徇禄忧生直可嗟。

北渚风生千叶秋,洞庭波起夕阳收。楚人临水为谁立,帝子隔烟相对愁。

得年虽欠寿,凡事孰能瑕。识老语言简,学充文赋葩。刘蕡胡不第,灵运欲忘家。已矣归何处,虚留海上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