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客言兵所不至麦有黑虫食之

望望遥峰外,行行茂树中。
愁添诗鬓白,旱觉战尘红。
已叹桑无茧,何期麦有虫。
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风。

作品评述

《四月二十日客言兵所不至麦有黑虫食之》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月二十日,在客人面前说,兵火所到之处,麦田却有黑虫来吃它。眺望远处的山峰,在茂密的树丛中行走。忧愁使我的诗鬓变白,因旱灾而觉得战尘像红色。我已经感叹桑树上没有茧了,怎么想到麦田却遭受了虫害。南风依然温暖,不会改变,千古以来都有舜帝的箫风吹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田遭受战乱和灾害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灾难对人民生活的破坏之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南方温暖的风、舜帝的箫风的美好向往,暗示了对和平、安宁和繁荣的渴望。

赏析:
《四月二十日客言兵所不至麦有黑虫食之》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和灾害带来的不幸遭遇。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被战乱和虫害笼罩的农田中,感受到了那种愁苦和荒凉。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的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对诗鬓变白、旱觉战尘红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担忧和对社会动荡的不满。

诗人对南风温暖、舜帝箫风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和向上的精神追求。尽管面对战乱和灾害,诗人仍然怀抱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希望社会能够重归安宁,人们能够摆脱灾难的阴影。这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对和平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和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和平、安宁和繁荣的向往。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使诗词充满了情感共鸣和思考的空间,给人以深思和触动。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有弟有弟隔风雪,音信不通雁飞绝。独处空庐坐缧絏,短衣冻指不能结。天生男儿硬如铁,白刃飞空肢体裂。此时与汝成永诀,汝于何处收兄骨。呜呼三歌兮歌声咽,魂招不来泪流血。

新吟亹亹来相逼,华胄遥遥请具陈。安道晋时名处士,叔伦唐世老诗人。百家衣莫劳针指,九转丹能蜕肉身。肯访柴门衰老叟,愧无薄具可留宾。

卧闻落叶疑飘雨,起对空庭盖卷风。政自摧颓同病鹤,况堪吟飒类寒虫。忽思有客浑如我,却念题诗不似公,已分虀盐终白首,可因霜雪愧青铜。

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

拘士笑大方,俗吏缚文律。当其擅私智,辙覆千里失。鸟飞与鱼潜,明哲善因物。欣然领斯会,千百无十一。蒯缑装太阿,付驺斩刍秣。风雨晦冥时,中夜鸣不歇。张公下世久,安得叹埋没。齐王好吹竽,楚客善鼓瑟。卫妇新上车,戒御无笞服。教母灭灶突,徙薪始入室。三言至丁宁,於理

脱巾草坐踏地歌,花影落酒生红波。拔剑横膝仰面笑,醒眼不识天为何。平时尘土埋英雄,却学弄笔为雕虫。太阿补履不足用,老骥捕鼠终无功。安得雄心大胆子,与之把臂论心事。不使生前眼见仇,何用死时尸磔市。人生病老多壮时,百岁只如梭过机。安能局促努筋力,眼穿仰望丹桂枝。

紧头上立,问如何、犹向清溪盘礴。应为春妨须熟局,且借轻裘弹压。野聚晴炊,烟波暖唱,尽出江南北。从容归衮,三年功满棋柝。真个福比南山,谁无富贵,无此团F45F乐。锦瑟瑶琴清对处,青紫诸郎参错。楚楚孙枝,温温婿玉,帘幕欢声拍。抠衣小子,寿公也趁龟鹤。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议骨毛寒。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烟冷浑沾水,溪清可数鱼。鸦翻千点墨,雁草数行书。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诗盟寒复讲,无酒兴何如。

高抱相逢各绝尘,水经山疏不离身。才情未拟汤从事,玄解犹嫌竺道人。霞染洞泉浑变紫,雪披江树半和春。谁怜故国无生计,唯种南塘二亩芹。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野闻歌管思,水静绮罗香。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渔拽乱溪来,白鸥惊已屡。不应畏机心,却下沧波去。

行行策马出皇畿,古木霜寒独鸟飞。天上故人青眼在,蜀中诸弟素书稀。秋风故陇云连栈,夜月胡笳露满衣。白发萧萧身万里,不知别后竟何依。

跳出槐安有底忙,何须更待熟黄粱。牙签载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效玉川生称锐汉,爱杨处士号憨郎。山中岂不差岑寂,犹胜人间臭腐肠。

尝记停骖古郢州,待晴曾是贾胡留。锦囊亦有阳春句,不得亲题白雪楼。

电激雷奔,以毒攻毒。撒土抛沙,拗直作曲。个裹翻身控角弓,谁能背手抽金镞。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托短篇。

鼎边鸡犬知何在,云外龙鸾去已赊。惟有黄金余瓦砾,贫民时复得些些。

斯世非吾世,何乡作故乡。气犹埋剑出,身自善刀藏。朴学差成札,芳年欲绾杨。分才敢论斗,愁固斛难量。

南楼酌酒未分襟,啅鹊啼乌亦好音。晴日倒红生笑颊,烟梧摇渌涨杯心。可堪岁月供行色,尽把江山博醉吟。不断芜湖留十日,焦峰浮玉恣幽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