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珠寺明月楼

秀爽盘空翠不收,阴晴俱好更宜秋。
沧江也爱楼头月,故抱青山月样流。

作品评述

《月珠寺明月楼》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程少逸。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秀爽盘空翠不收,
阴晴俱好更宜秋。
沧江也爱楼头月,
故抱青山月样流。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月珠寺明月楼》的景点。以下是对诗词的意义和赏析:

诗词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秋天的喜爱。

首句“秀爽盘空翠不收”,形容秋天的景色美丽而清新,翠绿色的景物在空中盘旋,没有收敛起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第二句“阴晴俱好更宜秋”,表达了无论是阴天还是晴天,景色都很美好,而秋天更是最适宜欣赏这样的景色。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美丽。

第三句“沧江也爱楼头月”,描绘了沧江也喜欢楼顶上的明月。这句话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情感和喜好,增加了诗词的趣味性。

最后一句“故抱青山月样流”,表达了作者对青山和明月的喜爱之情。青山和明月都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高洁和寂静。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青山和明月的情感依恋,并将其比作沧江,流淌在心中。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高洁、寂静之美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让人对秋天的美景产生共鸣。

诗词推荐

木奴竞熟饶千树,稻蟹初肥嗜二螯。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未许谿边老,犹思岳顶行。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日望云霓手揠苗,何时能和快哉谣。不如且种陶公柳,赢得长饥舞细腰。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孟阳曰:“可谓气骨高妙。”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钥归路月相随。踏青漫有心情在,耕绿宁甘骨力疲。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

栽竹种松桧,十年未成阴。昔人定知我,为我养南林。

铭旌一丈袅寒烟,泪逐西风洒道边。纵使后人能百岁,太平谁识靖康年。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意随北雁云飞去,直待南州蕙草残。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萸枝。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真消息,律管定春期。应候土牛先击碎,芒儿闲散独何之。此理有谁知。马风子,凭仗做修持。恰到人牛俱不见,澄澄湛湛入无为。正是月明

气端解使四时青,万物彫零独典刑。严子高风扶汉鼎,包胥劲节撼秦庭。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君王念旧数星霜,驿骑风驰诏湿黄。阔步入趋天北极,旧班联践汉中郎。好行素志应须力,稳上青云不用忙。异日相从话功业,知无愧色沮刚肠。

闻健朝朝出,乘春处处寻。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渐以狂为态,都无闷到心。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

野禽林栖啾唧语。闲庭院、残阳将暮。兰堂静悄珠帘窣。想玉人、归何处。喜鹊几回薄无据。愁都在、双眉头聚。凄凉方感孤鸳侣。对夜永、成愁绪。

奉祠得请向天台,清梦先寻紫翠堆。借问刘晨今在否,云间应见耳孙来。

黄花红树谢芳蹊,宫殿参差黛巘西。诗閤晓窗藏雪岭,画堂秋水接蓝溪。松飘晚吹摐金铎,竹荫寒苔上石梯。妙迹奇名竟何在,下方烟暝草萋萋。

积阴连日作郁蒸,长云飞天势如鹏。白雨注垂万絙,坐间斗寒衣可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