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送沈少卿南归(其二)》
拼音和注音
zì yuán bái shǒu huái sāng zǐ , bù wèi chún lú yì gù xi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乡:(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近]家乡。[反]异乡|他乡。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不为:1.不做;不干。2.谓收成不好。3.不算,不是。
白首:犹白发。表示年老。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黄菊初花未有霜,锦袍归带御炉香。
自缘白首怀桑梓,不为莼鲈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