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杨亿在宋代创作的《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年出蜀访南宗,
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
题门兼得谒人龙。
供吟一路高秋月,
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
徧寻紫阁与圭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凤道人(即杨亿)何时离开成都,前往终南山拜访种徵君的经历。诗人离开蜀地已有多年,回到南宗,发现那座曾经幽静的房屋已被藓苔重重地覆盖着。在游历的途中,凤道人突然听到了地肺(指山脉的高峰)发出的钟声,这让他感到振奋。凤道人来到了种徵君的门前,题写了门匾,并有幸谒见了种徵君。凤道人一路上供奉吟咏高秋的明月,投宿在斜阳下的远方寺庙,听着远处的钟声。直到天色渐晚,他才离开,继续寻访紫阁和圭峰等名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凤道人游历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文化名胜的向往。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心境相结合,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

诗中的"深锁闲房翠藓重"描绘了凤道人离开蜀地已久,归来时发现故居已被岁月所遗忘的情景。"振锡忽闻游地肺"表达了诗人听到山脉钟声时的激动心情,这里的"地肺"象征着高峰,而钟声则象征着山间的灵气。

诗人谒见种徵君,题写门匾,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名人的敬仰之情。"供吟一路高秋月"和"投宿斜阳远寺钟"描绘了凤道人在旅途中赏月和倚听寺庙钟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和宗教信仰的融入与感悟。

诗的最后两句"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表达了诗人游历的目的和愿望,他希望能够穷尽天地之美,寻找到更多的名胜古迹,继续追求文化和艺术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示了杨亿对自然山水和古代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贪夫孜孜为利,烈士汲汲徇名。谁似先生元尚,名标七宝宫城。

孤舟相忆久,何处倍关情。野渡帆初落,秋风蝉一声。江浮残照阔,云散乱山横。渐去湓城远,那堪新月生。

月临花径影交加,花自芳菲月自华。爱月迟眠花尚吐,看花起早月方斜。长空影动花迎月,深院人归月伴花。羡却人间花月意,捻花玩月醉留霞。

石阑斜护崎岖迳,村酒频浇磊魄胸。好是黄山供望眼,白云分出两三峰。

宠深仙署降新牌,御笔亲题重俊才。四字千龄悬日月,两篇三体琢琼环。登科郄桂皆向树,入室丘门尽仰回。寓直静封芝检去,密宣荣对玉泉来。职清望峻人稀见,地贵扃严昼罕开。多幸谬持黄阁柄,烟霄时得遂游陪。

日中一饭蒙头睡,黄叶堆门莫扫除。夜半枕前师子吼,起来烧却野狐书。

竹杖芒鞋取次行,下临官道见人情。天寒菽粟犹栖亩,日暮牛羊自入城。沽酒独教陶令醉,题诗谁似皎公清。更寻陋巷颜夫子,乞取微言继此声。

玉堂视草儒林翁,暂凭熊轼来江东。政成暇日开宴席,选胜共诣金仙宫。幽亭虚敞竹森耸,低徊映日清阴重。静坐爱此君,乃知雅尚人情同。屏山叠石色苍翠,我疑巨灵掣断岷峨峰。繁霜摧枯木,飞叶穿疏栊。芳筵列时果,璀璨间青红。羊肋细软蟹螯丰,兵厨酒善琥珀浓。褫带就坐约烦礼,

异乡倦旅,问扁舟东下,归期何日。琴剑空随身万里,天地谁非行客。李杜飘零,羊昙悲感,回首俱陈迹。羁怀难写,豆虫吟破孤寂。柳外门掩疏阴,佳人何处,溪上苹花白。留得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雁书休寄,寸心分付梅驿。

人夸晚节犹鲜健,谁信朝华已谢披。空有朵云盈箧笥,竟无片雪上钳椎。槁枯毋怪芳菲歇,退惰常因血气衰。自叹龙钟真髦矣,不如茗艼一中之。

七帙华年,这强健、人谁得似。还又见、设弧令旦,秋风生桂。教子已成森砌玉,弄孙仍得追风骥。更后堂、深处著婵娟,笙歌沸。香叆篆,杯浮蚁。欢意洽,酡颜醉。有静中日月,闲中天地。不必亲扶灵寿杖,何须远挹浮丘袂。看蟠桃、著子又开花,三千岁。

山亭十月晏温朝,倚槛一声婆饼焦。舌涩力微寒气早,不成清亮却成娇。

二年疏放饱江潭,水物山容尽足耽。唯有故人怜未替,欲封干鲙寄终南。

一笑相逢意自亲,别来庭树几枯荣。流傅郢客阳春句,想见鸱夷万里情。卖傅才能通国体,柳州文字占时名。何如一棹洮湖去,独泛沧波弄月明。

髹车转急风如噎。冰丝松藕新雪。有人凉满袖,怕汗湿、红绡犹撧。三更梦断敲荷雨,细听来、疏点还歇。茉莉标致别。占断了、纱厨香月。

逍遥里外混诸天,澹荡其中四叙间。拂拭尘埃明印月,遍驱神鬼锁骊山。装添出没何奇异,秘隐藏真未是闲。但好消详清景内,勿生疑虑动机关。

世上若无钟子期,破琴勿为俗子嗤。人间亦有王昭君,奈何众女嫉蛾眉。我粗能诗子能画,笔力岂不山可移。希声绝色识者少,妾妇嗃嗃仍嘻嘻。宣和画史我尝读,山水王诜并郭熙。儋州秃翁早题品,元佑文章众首推。坡诗一句不收拾,熙丰孽党遗群儿。大坡小坡俱写竹,黜不登载无一枝。

古乐破散郑卫起,走入万物不可名。山中惆怅莫能到,疑是舜时韶一声。

爱弟邻庄意气雄,托将书札及秋风。乍抛渔猎游初薄,才隔池塘梦已工。狼籍素纨霜杵色,绸缪香露菊花丛。相看两地成追忆,练影云封入望同。

一雨东风晚,山莺独报春。淹留巫峡梦,惆怅洛阳人。柳意笼丹槛,梅香覆锦茵。年华行可惜,瑶瑟莫生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