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
地出东郊回日御,城临南斗度云车。
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
已庆时来千亿寿,还言日暮九重赊。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平阳馆外有仙家,
沁水园中好物华。
地出东郊回日御,
城临南斗度云车。
风泉韵绕幽林竹,
雨霰光摇杂树花。
已庆时来千亿寿,
还言日暮九重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乂为太平公主写的一首应制诗。太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封号太平公主。诗中以春日初来的景象为背景,以描绘太平公主的庄园风景和美好生活为主题。

诗的前两句“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描绘了庄园外有神仙居住的仙家,庄园内种满了美丽的花草。接着,诗人描述了仙家庄园所在的地方是出产上好物产的地方,并有宜人的气候,“地出东郊回日御”。

再者,诗人描绘了太平公主所在的城市的景象,城市四周环绕着云彩交错的南斗星座,昭示太平公主的尊贵地位,“城临南斗度云车”。

接下来描写了庄园中的景色,风泉的音韵环绕在幽深的林木竹子之中,雨和霰的光芒摇摆在各色花木间,“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这些描写展示了庄园的宜人之处和太平公主的幸福生活。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太平公主的祝福,欢庆太平公主年寿万亿年,并预祝她度过九重的天宫,“已庆时来千亿寿,还言日暮九重赊”。这是对太平公主的美好祝愿和对长寿幸福生活的展望。

这首诗以鲜明的描写手法和美丽的意象,展现了太平公主的尊贵和幸福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饱满的诗意和精确的描写,给人以美好而愉悦的感受。

诗词推荐

从军在河上,仗钺喜公来。幕府方闲暇,歌钟得纵陪。它年老宾佐,过国泣楼台。犹有坟碑在,仍令故客开。

古文

闻说吴郎入汉中,扫除亭榭祝东风。三年不与故人醉,留取数枝桃杏红。

古文

出门机阱已相随,竟放灵均逐伯奇。始者齧肤微似蚋,俄然择肉及于罴。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兔丝。败坏人材由利禄,乃知曾点胜颛师。

古文

北风不竞帝师班。雨足桔槔闲。且容湖使,静中藏拙,忙里偷欢。一枰黑白终何若,未可目前看。自量愚分,不堪世用,只称田官。

古文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荐拔皆奇士,寅恭尽选僚。重名三翮鼎,古韵九成韶。混合氛祲定,因循习尚骄。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周继言堪考,殷因世未遥。西湖旧精舍,南渡

古文

旌阳峰下水成渊,可约凫鸥共一川。种秫渐营浮蚁瓮,结茅重理蠹鱼编。敢期晤晤方倾盖,遽有新诗当赠鞭。仰望青云多鼎贵,无由换骨学飞仙。

古文

苔根跨阶发,白雨满四帘。春眠懒下枕,日午谁开帘。浮尘裹酒榼,馁虫镂书籤。荣荣岂不欲,非义固所嫌。

古文

有客就征骖,风前别酒酣。慈颜依膝下,归意满江南。去路草初歇,到家梅正含。短书无惜寄,别后抵清谈。

古文

吾闻开阖来,白日行长空;扶桑谁曾到?崦嵫不可穷。但见旦旦升天东,但见暮暮入地中,使我倏忽成老翁,镜里衰鬓成霜蓬。我愿一日一百二十刻,我愿一生一千二百岁,四海诸公常在座,绿酒金尊终日醉。高楼锦绣中天开,乐作画鼓如春雷。劝尔白日无西颓,常行九十万里胡为哉?

古文

一川花月青春夜。玉容依约花阴下。月照曲阑干。红绡挹露寒。袖香温素手。意铄金卮酒。香远绣帘开。画楼吹落梅。

古文

猿鹤亦悲鸣,家山莫浪轻。千峰带秋色,一路独吟情。野水冲潮白,孤云趁月行。遥怜归梦断,七十二滩声。

古文

殷彝周鼎几千年,土蚀苔封洗涤全。且与道人烧柏子,不须公子爇龙涎。

古文

雾雨林塘晚,风霜聚落寒。衣冠存简朴,农圃傋艰难。舂簸荞供饵,蒸炊豆作团。此心如古井,无地起涛澜。

古文

朱阑六曲旧池台,甲帐珠帘已劫灰。旧鬼烦冤新鬼哭,前人遗怨后人哀。谁将天地为棺椁,忍见英雄化草莱。惆怅故园犹未返,野花无主为谁开。

古文

白茶记异品,天曹玉玲珑。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易容非世力,幻质本春工。皓皓知难污,尘飞漫自红。

古文

依然这后村翁,阿谁改换新曹号。虚名砂砾,旁观冷笑,何曾明道。吟歇后诗,说无生话,热瞒村獠。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阅三松倒。

古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古文

柱天屹页断鳌根,卧草蒙茸伏虎痕。想见山中明月夜,有人长啸抱昆仑。

古文

数声乌鹊。院宇寒萧索。杨柳梢头秋过却。无叶可供风落。可人犹有芙蕖。向人冷澹妆梳。云外征鸿过尽,夕阳依旧平芜。

古文

盐梅金鼎美调和,诗寄空林问讯多。秦客弈棋抛已久,楞严禅髓更无过。万般如幻希先觉,一丈临山且奈何。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古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