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厉同勋的《大水行》
拼音和注音
wū hū kān zāi zāi bù chéng , xiàn guān zài páng tú tūn s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吞声:吞声tūnshēng[darenotcryout;gulpdownone'ssobs]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县官:县官xiànguān∶县的地方长官县官急索租。——唐·杜甫《兵车行》县官日有禀稍。——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朝廷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呜呼:(书)(叹)表示叹息:~哀哉。也作乌呼、於戏。②(动)借指死亡:一命~。
勘灾:勘灾是汉语词汇,读音是kānzāi,出自清制。
厉同勋
不详
原诗
六月三日潮接天,江水入河河入田。
农夫一片哭声起,可怜辛苦今尽捐。
上田下田深数尺,水势直与官河连。
老翁登床急,小妇抱儿泣。
鸡犬屋上啼,马牛冢边立。
哀哀疾走鸣县官,万灶炊烟忽无色。
县官为申文,上达大府闻。
一日委员十数辈,江南江北何纷纷。
勘灾来,小民喜。官无言,灾已矣。
官来岂不恤民艰,直陈恐失大府指。
呜呼勘灾灾不成,县官在旁徒吞声。
沿江一千里,民恨不欲生。
送官走且诉,听者难为情。
闻说今年仍索租,流离之民胡为乎。
民何辜,天不可呼,况复东窜西走儿寒女饥之穷途。
吁嗟呼!县官不能主,吾民毋怨苦。
犹幸父母慈,清俸先分汝。
朝给饼,暮给钱,民之颠连或可补。
贤乎贤乎吾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