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庆寺

平生三宿此招提,眼底交游更有谁。
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作品评述

《集庆寺》是宋代仇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一生中在这座寺庙里住了三个晚上,眼中的交游又有谁能比得上。顾恺喜欢留下金黄的稻谷和秋天的影子,杜陵则忍不住写下了洁白如玉的华丽诗句。旋烹的紫色竹笋中还含有嫩嫩的箨,我自己采摘的青茶还未展开旗帜。我聆听着洞箫的声音清脆动听,一夜未眠,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古老松树的枝干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仇远在集庆寺度过的三个夜晚。作者感叹自己平生之中在这里的难得交游,暗示了友情和人际关系的珍贵性。他用顾恺的形象表达了对黄金色的稻谷和秋天的喜爱,杜陵的形象则象征了高洁的诗才。诗中还描绘了旋烹的紫竹笋和采摘的青茶,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朴实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描述了夜晚中洞箫的悠扬声音和明亮的月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宁静和安详的意境。

赏析:
《集庆寺》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寺庙中的生活和内心感受。诗词的主题是友情、自然和宁静,通过描绘寺庙的环境和作者的感受,传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对黄金色稻谷和秋天的描写,以及对紫竹笋和青茶的描绘,突出了作者对朴实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最后,作者通过描绘洞箫的声音和明亮的月光,营造了宁静、安详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和舒适。整首诗词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自然和宁静的向往,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悟。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 一作:孤灯灭)

几片云如薛公鹤,精神态度不曾齐。安知陇鸟樊笼密,便觉南鹏羽翼低。风散又成千里去,夜寒应上九天栖。坐来改变如苍狗,试欲挥毫意自迷。

寺古静还僻,小窗幽更深。观时知句眼,读易见天心。霜露宵增感,烟云晓见侵。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

世人曾不识,头带树皮冠。间种药来卖,醉将琴去弹。鹤术仙果下,猿穷玉书看。莫服丹砂好,恐师生羽翰。

拥衾哦子诗,清梦即淮左。莫年书藏山,舍子谁印可。

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开门惊乌鸟,余滴堕苍苔。

溪光荡入万峰晴,十二桥衔打桨声。到倚高楼花满眼,白波翻海接霄明。旁淤洲渚鸦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横。冷抱孤芳荐杯酒,有灵词客鉴余情。(庵中设浙东西词人木主)

苦心词赋向谁谈,沦落周朝志岂甘。可惜多才庾开府,一生惆怅忆江南。

瑞节前驱昼锦身,堂成署榜示州民。迁莺贺燕翩翻集,大树甘棠次第春。漳岸夕波能沼溜,魏堂暾日弄梁尘。君看千古青编上,得意如公有几人。

如如寂灭自无情,一句从来本见成。舌运广长元不间,雪峰相见望州亭。

秋风掠梧桐,岁月去如掷。功名趁强健,君子有行役。朝家政急贤,黼座不满席。巍巍庙堂望,留客良独惜。谁为君兰言,亦有子公力。居然怀墨绶,欢喜动颜色。宰邑世情难,指作富贵厄。公尝为我言,百里岂摈斥。虽无槐鼎贵,均是代天职。人方事趣办,声誉已赫赫。公独安其常,容与

挫来机,总权柄。事有必行之威,国有不犯之令。宾尚奉而主骄,君忌谏而卧佞。底意岩头问德山,一抬一搦看心行。

花情偏与夜相投。心事鬓边羞。薰醒半床凉梦,能消几个开头。风轮慢卷,冰壶低架,香雾飕飕。更著月华相恼,木犀淡了中秋。

枝上春风渐有涯,断魂初见两三花。一尊尽日看无厌,要待参横月影斜。

借师新藁读,睡睫不曾交。璧月沉寒濑,琪花着老梢。一吟三叹咏,双字几推敲。晓雨驱炎热,僧窗得尽钞。

早知君爱歇,本自无萦妒。谁使恩情深,今来反相误。愁眠罗帐晓,泣坐金闺暮。独有梦中魂,犹言意如故。

长安堰口长安闸,一度经行一断魂。不道秦川在何处,只惊行色近中原。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盛德在火,相我炎祚。典祀有常,牲玉维具。风马云车,翩翩来顾。式蕃帝祉,后昆有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