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参横月落梦何从,且领清香入盏中。
一岁见梅须一醉,梅前有几百年翁。

作品评述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宋代方蒙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参横月落梦何从,
且领清香入盏中。
一岁见梅须一醉,
梅前有几百年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与刘后村的梅花共醉的情景。诗人在月色褪去的时候,感到困惑和迷茫,仿佛陷入了梦境之中。然而,他却选择将梅花的清香装入酒杯之中,意味着欣赏梅花的美丽,并将其与酒一同品味。他说,每年只有一次见到梅花,就应该陶醉其中,享受其中的美好。在梅花面前,有着几百年的岁月,代代传承的老者。

赏析:
该诗词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丽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首句“参横月落梦何从”,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将月色褪去的景象与诗人的迷茫和困惑相联系。诗人面对月落之时,仿佛陷入了梦境之中,不知道朝着何处去。

接着,“且领清香入盏中”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转向梅花。诗人选择将梅花的清香装入酒杯,既是一种欣赏梅花的方式,也是一种将美好事物与酒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一岁见梅须一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刻的享受。每年只有一次见到梅花的机会,所以诗人希望能够陶醉其中,尽情享受梅花带来的美好。

最后一句“梅前有几百年翁”,将诗人的视野拓展到梅花之前的岁月变迁。梅花代代相传,前面有着几百年的岁月,这里的“翁”指的是代代相传的老者,强调了梅花的历史和传统的价值。

总体而言,该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对梅花所引发的情感和思考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通过与梅花共醉,诗人在感慨和思考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美好的价值。

诗词推荐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幽人饥如何,采兰充餱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地无青苗租,白日

越簟轻裁玉,齐纨巧缕冰。宫中虽命节,何处有炎蒸。

懒抟香,慵弄粉。犹带浅酲微困。金鞍何处掠新欢,偷倩燕寻莺问。柳供愁,花献恨。衮絮猎红成阵。碧楼能有几番春,又是一番春尽。

一片白云迷楚岫。风卷青秧,*逦波纹皱。马上谁敲诗未就。回头不觉双山堠。渔父樵翁常邂逅。问我何求,无事空奔走。我固苍黄惭二叟。

今年二十八,细忆始生时。渐喜山多树,尤怜水满池。相宽吾老大,自教尔童儿。佛诞明朝是,然香共展眉。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匝地无人管,逢春作意开。得非回合浦,又似下瑶台。点点垂鲛泪,累累夺蚌胎。主君休爱惜,曾累伏波来。

但见全家去,宁知几日还。白云迎谷口,流水出人间。冠冕情遗世,神仙事满山。其中应有物,岂贵一身闲。

轻轻却暑。只是些儿雨。喜看新抽麻与苎。他家烟水墅。晚山放出青青。是谁簸弄阴晴。老子何时去也,祗应露湿金茎。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平生所闻宋华子,病忘乃与知道邻。老夫历尽世间事,始觉此公真可人。

山中亦何有,烟云扶层梯。叠石抚空罅,洞水涵清漪。

天网疏难漏,世网密莫通。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不假东风次第吹,笔匀春色一枝枝。由来画看胜栽看,免见朝开暮落时。

内举无惭古所难,燕台遥想拂尘冠。登龙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飞天正寒。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谢公楼下潺湲响,离恨诗情添几般。

满林饱风霜,千奴列亭睛。未许吴姬手,藉此长声价。

止戈曰武,唯圣为能。御得其道,无敢不庭。整我六师,稽诸七德。不吴不扬,有严有翼。

一晴良可喜,始觉好新年。绿涨春前水,青开雨后天。看花吾老矣,把酒兴悠然。病脚妨行乐,三杯归醉眠。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歇,地灵尚有人杰。堪嗟飘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清笳吹寒月。

累累花发映庭除,柳带榆钱总不如。一任春风吹满地,幽人步履自虚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