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晚泊

岸岸芦花白,空江多月明。
一帘秋色老,千里暮云平。
寒入霜前韭,香传雨后橙。
烦诗题品看,此酒旧知名。

作品评述

《兰溪晚泊》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岸岸芦花白,空江多月明。
一帘秋色老,千里暮云平。
寒入霜前韭,香传雨后橙。
烦诗题品看,此酒旧知名。

诗意:
这首诗以兰溪晚上泊船为背景,描绘了江边芦苇如雪一般洁白,江面上月光明亮闪烁的景象。秋天的景色渐渐老去,远处的云彩平静而遥远。韭菜在寒意来临之前已经钻入了霜中,而橙子的香气则传遍了雨后的大地。诗人提到了自己品味诗歌和观赏此景的烦恼,还有这里的酒曾经的美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安静而寂寥的夜晚景色。芦苇的洁白和空旷的江面上明亮的月光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老去和远处云彩的平静,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寒入霜前的韭菜和雨后橙子的香气,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和繁荣的循环。诗人称自己品味诗歌和欣赏景色的烦恼,折射了他对于艺术追求和审美的苦闷感受。最后一句提到的"此酒旧知名"则暗示了这个地方的酒曾经有过美名,可能是诗人曾经品尝过的佳酿,给人以回忆和怀旧之情。整首诗以简练而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景色和情感,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并沉浸其中。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滟澦瞿唐昔未行,狼头鹿角旧闻名。辰州瓮子滩头路,夷险不知谁弟兄。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新暑酒不宜,作热妨夜睡。不如看人饮,亦自有醉意。彼饮吾为咽,所美过於味。同舟笑吾痴,吾不羡渠醉。安知醉与醒,谁似谁不似。

县境拖修直,人家住土涂。三方鲸浪涌,一岛虎头孤。风物犹佳处,弦歌付老夫。平生虫篆意,或许间忧虞。

已折仙桂到月宫,安知再转瘴烟中。坐看管□封孤□,却使崔丞对二松。此士鼻端何待垩,老生指血至今红。祝君努力鸣昭代,切勿呻吟学冻蛩。

前山积雪暮峥嵘,燕坐微闻落瓦声。共对一尊通夜语,相看万里故乡情。信归岭上寒梅远,恨极江南春草生。明目青铜添白发,且须醉睡倒灯檠。少年高论苦峥嵘,老学寒蝉不复声。目断家山空记路,手披禅册渐忘情。功名久已知前错,婚嫁犹须毕此生。家世读书难便废,漫留案上铁灯檠。

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遗泪珠成斛。一D64E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赏心何处,浩歌归卧梅屋。

陶令重时芳,钟繇帝赍霶。清香宜桂酒,冷艳压萸房。羽客长生助,骚人夕落伤。郊原多似是,甘苦冀情详。

驱车夜出城,佳月傍人明。始向山头见,还同水面行。问途几一舍,投宿已三更。露湿衣裘冷,吾生笑自轻。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杳飞举想也。举白尽醉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五斗米留人,东谿忆垂钓。

孔雀眠高阁,樱桃拂短檐。画明金冉冉,筝语玉纤纤。细雨无妨烛,轻寒不隔帘。欲将红锦段,因梦寄江淹。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齐人谋莒本秘诡,登楼密语不敢指。两唇含合不哆侈,见者能知岂徒尔。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庚长吴人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

深入不毛何所负,不妨老子解痴顽。九峰自积十年雪,八国犹遗六诏蛮。楸带绿垂蚯蚓直,苔衣翠滴鹧鸪斑。山前人事如麻麦,却忆孤城日日閒。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楖栗古藤杖,偃蹇如虬龙。伊昔访婚人,得之天柱峰。眡尔如良朋,出处常相从。渡水逾万折,穿云或千重。忽於风雨时,狡狯夸灵踪。使我失冯倚,瓠落无所容。

楼上人肠渴欲枯,楼前终日望平湖。无舟得往沧浪去,为问渔人得意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