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涨见移居者

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
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
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
安居华屋者,应觉此身尊。

作品评述

诗词:《江涨见移居者》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夏潦连秋涨,
人家水半门。
都抛破茅屋,
移住小山村。
聒聒笼鸡犬,
累累带子孙。
安居华屋者,
应觉此身尊。

中文译文:
夏天的涨潮连着秋天的涨水,
有些人家的门口已经被水淹没了一半。
他们都放下了破旧的茅屋,
搬迁到了一个小山村里。
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
孩子们络绎不绝地带着子孙满房子奔走。
那些安居在华丽住宅里的人,
应该感到自己的身份是多么尊贵。

诗意和赏析:
《江涨见移居者》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夏天的涨潮和秋天的涨水,以及人们因此而迁居的景象,表达了对移居者的赞美和对安居者的反思。

诗中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江水涨潮,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变迁和迁徙。有些人家的住所已经被水淹没了一半,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破茅屋,搬迁到小山村中重新安居。诗中的"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描绘了新居中的喧闹和热闹景象,显示了生活的蓬勃和繁荣。

最后两句"安居华屋者,应觉此身尊"点明了诗人的观点。诗人认为那些安居在华丽住宅里的人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和尊贵,因为他们没有被涨水所迫,依然生活在舒适和富裕之中。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因江水涨潮而迁徙的情景,并通过对比突出了安居者的幸福和尊贵。诗词传达了一种对生活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安居者满足和感恩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诗词推荐

之子交游柳与刘,朅来声闻水东流。县知此去居三馆,可但当年记九丘。沧海狎鸥犹好在,红尘没马肯回不。短篇为寄章泉老,莫听浮沉付石头。

绮殿文雅遒。玳筵欢趣密。郑态逶迤舞。齐弦窈窕瑟。金罍送缥觞。玉井沈朱实。愿此北堂宴。长奉南山日。

渔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传范蠡经。郁郁林间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云边筑舍分南北,陌上逢人半醉醒。莫恨西村归路远,行前点点有飞萤。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赖有贻牟堪饱饭,道逢田畯且眉伸。

名卿新治第,上宰旧连墙。槐荫青青叶,星邻两两光。林花裂锦狭,门路筑沙长。共引庭间水,交生壁外篁。鱼窥芦琴石,萤散读书床。玉帐方怀远,松斋欲就荒。旌幢今少憩,兰惠不徒芳。早晚平狼望,同来举寿觞。

八使慎求能,东人独荐君。身犹千里限,名已九霄闻。远路翻喜别,离言暂惜分。凤门多士会,拥佩入卿云。

美女颜如花,身有椒兰气。胡为素风生,白草同憔悴。金鸾委鬓云,愁容怯新媚。黄金固云贵,铸形难铸泪。已矣复何言,荣名本非觊。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为是山堂似草堂。

新春景,明媚在何时。宜早不宜迟。软尘巷陌青油幰,重帘深院画罗衣。要些儿,晴日照,暖风吹。一片片、雪儿休要下。一点点、雨儿休要洒。才恁地,越愆期。悠悠下趁梅花到,匆匆枉带柳花飞。倩黄莺,将我语,报春归。

了身何似了心休,了得心兮身不愁。若也身心俱了了,视仙何必更封侯。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冬旱井泉竭,霜清天宇空。惊心严戍马,极目览征鸿。弓手徵中产,船官及老农。可怜时节在,吾道自终穷。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销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想思字、堕粉轻黏D139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蔫香旧。□□□,应数归舟,愁凝画阑眉柳。移灯夜语西窗,逗晓帐迷香,问何时又。素纨乍试,还忆是、绣懒思酸时候。兰清蕙秀。总未比、蛾眉螓首。谁诉与,惟有金笼,春簧细奏。

有官亦何喜,罢官亦何悲。一官生罢去,是妾嫁君时。

快意诚甘疢,折肱知妙方。饭馀书可读,茗过味偏长。南浦烟云密,东皋耒耜忙。青春深几许,明日又流觞。

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栏人是阿谁家。(见《葆光录》)

一阳来复群阴往。吾道从今长。万事莫关情,月夕风前,依旧须豪放。卿云舒卷浮青嶂。从古书珍赏。满引唱新词,春意看看,又到梅梢上。

卷起明明彻太空,太空犹未合吾宗。争似从空都放下,绵绵密密不通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