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祖院小山

小巧功成雨藓斑,轩车日日扣松关。
峨嵋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看假山。

作品评述

《七祖院小山》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幅小巧玲珑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僧窗山水的喜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巧的山长满了雨中的藓斑,
每天轩车停在松关处敲响。
峨嵋山离这里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没有人去看僧人居住的窗前的假山。

诗意是通过描绘小山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致的观察。诗人用“小巧”的形容词来描绘山的规模,而随之而来的是雨中满布的藓斑,显示出山体已经存在了相当的时间,生命力的持久和坚韧。作者描绘的轩车每天轻轻地停在松关处敲响,形象地展示了山的陪伴作用,暗示着作者对这座小山的珍重和喜爱。

赏析上,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精致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淡而宁静的场景。作者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巧妙结合,通过小山、雨藓、轩车、松关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细腻而和谐的画面。整首诗以小山作为主题,展示出了作者对小巧山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峨嵋”山是位于四川的一座著名山峰,以其险峻和奇特的地形闻名。而这座小山离峨嵋山只有一步之遥却无人去看,是在暗示着诗人对这座小山的独特眷恋。

通过这首诗词,诗人鲜明展示了对细节的关注和细致观察的能力,以及对清静山水的热爱。整体上,诗意清新而纯美,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也展现了作者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遗,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臺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回雁无来讯,违卿已十程。旅怀宵不寐,归梦晓难成。在处山殊秀,无溪水不清。平生泉石癖,亦足惬吾情。

於时舍瑟方铿尔,岂意吾师亦喟然。此际风流入不识,只应潇洒得心传。

平生志业独相知,早结云山老去期。初作学官常共宿,晚登朝列暂同时。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今日春风花满宅,入门行哭见灵帷。

入东多名山,天台连四明。路穷寺门出,林阙溪桥横。岂无一月间,结束与子行。会拣最幽处,煨芋听雪声。

洛水寒可涉,长汀柳飞叶。节物行无期,自与幽怀惬。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富春胜趣景一幅,四面好山青簇簇。浙江逶迤向东来,千里平铺鸭头绿。老夫作官从此游,恩波阁道如虹浮。凭栏夜半玩星斗,全稽分夜天南头。是时万籁寂不作,惟见翱双白鹤。赤松正与董双成,坐驾云軿穷碧落。素娥海上来相迎,玉笙度曲鸾凤鸣。商音嫋嫋洗人耳,惊起葛翁仙梦醒。走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吾方怀檄出,子恰负琴来。津次俄相值,船头且暂回。大鹏风翼起,老骥雪蹄开。南斗无多避,余星不是魁。

杜鹃声里莫春天,桑柘村村绿似烟。分趼称丝将有日,吴蚕今已起三眠。

四海王夫子,精忠简冕旒。诏纶飞涣渥,禁阁要名流。江左思安石,朝端欠武侯。命珪兼召节,蚤晚到南州。

公曾数载潮阳掾,笔力怪来韩与苏。璧上庙碑当乞我,庶求涓滴润焦枯。

竹光水色近宣华,仿佛江南万里家。可是老谙春寂寞,夜深无梦到梅花。

雪埋磴道古坛夷,畴昔兹游境绝奇。石上犹存周故辙,山尖难访禹残碑。云开天柱峰虽出,血作陈清水可悲。帝赏战功无吝色,定分宝枕疗金痍。

怅神光奕奕,天上良宵。花露湿,翠钗翘。风回鸾扇影,愁满紫云轺。恨相望,虽一水,隔三桥。朱弦寂寂,心思迢迢。人未老,鬓先*。翻腾惊世故,机巧到鲛绡。凉夜永,箫声咽,篆烟飘。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送过雕梁旧燕。听到妆楼新雁。菊讯一何迟,倒尽清樽谁伴。魂断。魂断。人与暮云俱远。

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体物显然彰。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乘兴水云乡。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