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清道丰人望,乘时汉主游。
恩晖随霰下,庆泽与云浮。
泉暖惊银碛,花寒爱玉楼。
鼎臣今有问,河伯且应留。

作品评述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饮泉气色怡,骋望汉皇归。
春雪荐温瓦,花云拂玉楼。
欲问恩波涨,河神让庆流。

中文译文:
跟随姚令公到温泉,奉献一首赞美雪景的诗。

诗意:
这是一首赞美雪景的诗。诗人描绘了清澈的温泉和远望汉皇归来的场景,将春雪与温泉、花云和玉楼相连,美不胜收。诗人提到欲问恩波涨,河神庆流,表达出雪景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庆祝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温泉和雪景的美丽,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温泉和雪景相结合,使诗意更加鲜明。同时,诗人也通过提及河神让庆流的形象,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庄严感。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

作者介绍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苏颋的轶事典故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

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们逊色。”

子过其父

  宋璟与苏颋一同执政时,关系融洽。苏颋遇事多谦让宋璟,对宋璟提出的意见,也尽力襄助。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

不易忠节

  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库钱,购买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等物,苏颋却不肯给钱。有人劝道:“您远离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苏颋道:“英明的皇帝不会以私人喜爱来夺取公众利益,我又怎能因远离京都而改变忠臣的节操?”

遗书止寇

  巂州蛮酋苴院勾结吐蕃,欲入侵唐朝。苏颋时任益州长史,他抓获一个间谍,不顾官吏出兵征讨的请求,修书给苴院,道:“不要这么做!”并将间谍送还。苴院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动入侵之念。

玄宗罢猎

  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苏颋的家庭成员

父亲:苏瑰,官至尚书左仆射。

兄弟:苏诜,官至徐州刺史。

兄弟:苏冰,官至虞部郎中。

兄弟:苏乂,官至职方郎中。

苏颋的生平

早年经历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累任要职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担任宰相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晚年生活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诗词推荐

平生臭味如君少。自是君难老。似侬憔悴更谁知。只道心情不似、少年时。春风也到江南路。小槛花深处。对人不是忆姚黄。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翠盖笼娇面。记当年、沈香亭北,醉中曾见。见了风流倾国艳,红紫纷纷过眼。算好处、何嫌春晚。谁把天香和晓露,倩东君、特地匀娇脸。千万朵,开时遍。隔花听取提壶劝。道此花过了,春归蝶愁莺怨。挽住东君须醉倒,花底不妨留恋。待唤取、笙歌一片。最爱就中红一朵,似状元、得

丹青徒有逞喧哗,有足由来不是蛇。杀将破军为柱国,君今官极更何加。

山花雨后红,野草风前绿。浩歌归去来,不辱在知足。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破衫羸马老黄尘,人自衰迟岁自新。积雨恐侵春甲子,昏灯嬾守夜庚申。花枝影转欹残月,鼻鼾声豪撼四邻。自笑功名犹有梦,散关金鼓震函秦。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每惜春光去世,生憎鶗鴃鸣。倦游心易赏,多病戍仍更。风雨山花过,池塘野水生。买牛归问舍,此计会应成。

接人筹室肯雷同,用治后机不犯锋。把定牢关轻放过,一人标记一株松。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

雪发不长寸,秋寒力更微。独寻一径叶,犹挈衲残衣。日暮千峰里,不知何处归。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胜堂前花万重,玉堂署里两芳丛。应怜寓直清无侣,聊伴衰翁宿禁中。

帝陟圜丘,天降之祜。嘉与士民,均承福祚。还御端闱,躬布皇度。鸡星验占,鹄书胪句。庆浃天渊,恩霏雨露。涤垢弃瑕,蠲租薄赋。三泉靡封,五刑几措。太和充塞,群心率吁。自古无赦,孰除诖误。我朝本仁,实清弊斁。赦匪其私,仁则有裕。万民以怀,邦基巩固。

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

案头历日虽未尽,向后唯残六七行。床下酒瓶虽不满,犹应醉得两三场。病身不许依年老,拙宦虚教逐日忙。闻健偷闲且勤饮,一杯之外莫思量。

诗近刘宾客,手追欧率更。双旌古良吏,万卷老书生。世谛浮云薄,生缘晓梦惊。吁嗟东向议,何日遂施行。

听说娑婆无量苦。人皆染色贪尊俎。玉镂笙箫金贴鼓。长鼓舞。梨园弟子邯郸女。冬衣紫貂春白*。凉亭暖阁消寒暑。一旦神魂归地府。应难取。空教泪点多如雨。

泸沟桥下水泠泠,落木无边秋正清。牛马乱铺黄帝野,鹰鸇高摩涿州城。柳亭日射旌旗影,花馆风传鼓吹声。归客偶然舒望眼,酒边触景又诗成。

欲邀诗社同莲社,为筑将坛并杏坛。图得有材皆命世,不随风月报平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