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送林彦宾重庐州省兄》
拼音和注音
dòu jiǔ bù rěn bié , kōng gē tàn lí q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离群:离群líqún∶离开同伴;心性内向他没有离群或冷漠的性格[shut-in]∶倾向于避免社交自绝于社会的离群的男人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斗酒不忍别,空歌叹离群。
梦随楚天鸟,心逐淮山云。
九月梨花红,千门响砧杵。
朝拂车上霜,暮投月中墅。
一别连枝几断魂,秋风又念鹡鸰原。
此行莫作分飞雁,看尔双双归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