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简友人

门巷遍芳草,相期春醉稀。
可怜双燕到,还似故人归。
幽鸟隔溪语,落花穿竹飞。
谁知静者乐,石上脱朝衣。

作品评述

《即事简友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獬。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门巷遍芳草,相期春醉稀。
可怜双燕到,还似故人归。
幽鸟隔溪语,落花穿竹飞。
谁知静者乐,石上脱朝衣。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诗中描述了门巷中遍布着鲜花的景象,而相聚的机会却很少,让人感到春天的美好时光很短暂。诗中提到了一对燕子,它们归来了,让人想起了故人的归来,唤起了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中还描写了溪水那边鸟儿的低语,落花穿过竹林飘散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和宁静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宁静中脱去尘世的繁忙,仿佛脱去了朝服,感到无比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短暂、友情的珍贵以及安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友情的温暖,同时也引发了对宁静与内心安宁的思考。整首诗言简意赅,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和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共鸣和启发。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梨乃北方来,东阳有遗种。开花如雪洁,结实论斤重。似闻风霜来,採摘不旋踵。肤莹玉在手,剖之醴泉涌。甘凉宜解酲,席上贾余勇。甚美非耐久,糜溃失前宠。长安疑父祖,压沙岂伯仲。时方禁苞苴,林下喜得共。老人齿颊寒,食指难为动。邻墙有酒仙,双苞可持送。

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枕簟满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云中。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汉道初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试数阶蓂有几,昨朝看到今朝。南薰早动舜琴谣。端为熊罴梦兆。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天风从此上扶摇。回首不劳耕钓。

闭门池馆静,云访紫芝翁。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夜棋全局在,春酒半壶空。长啸倚西阁,悠悠名利中。

振锡千峰下,观空万象前。水深猱臂直,雪厚虎谛圆。工部泪徒感,赞公灯不眠。当年郭有道,今日更谈禅。

珍贵均摩勒,甘滋过醴泉。谓天不吾享,岂不厚诬天。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勿翦棠犹在,波澄水更清。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山崖水畔得幽居,一见令人忆故庐。幸有山围并水绕,天胡不放我归欤。

欲呼云雨沃焦田,袅袅篮舆入翠烟。万仞孤高随鸟道,一潭澄碧快龙眠。浮丘黄帝真成道,汉武秦皇谩学仙。但愿甘霖慰枯槁,岂知衰朽得神怜。

书来何所道,报我二毛生。种种因年化,星星著领明。别离才几日,感慨若为情。且莫悲迟暮,须容四海兄。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学 一作:亦)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谁知声?画?画,亦自意重重。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故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

人间得丧等樗蒲,何似繙经拥地炉。尚学汤休频觅句,傥逢元亮一倾壶。

国艳冰姿非世妆,忍教腊雪苦韬藏。昔年曾醉万松岭,尚友诗人苏与黄。

昊天成命,邦国盛仪。多士齐列,六龙载驰。坛升泰一,乐奏咸池。高明祚德,永致昌期。

白水名多士,清河最有声。人危孔北海,帝识柳宜城。蜀险谈间固,蛮讧檄到平。凌烟何处在?风雨上铭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