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其二)》
拼音和注音
qǐ bù wèi shuāng lù , nú zhōng qiě wù j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霜露:霜露shuānglù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不畏:不畏惧、不惧怕。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岂不畏霜露,笯中且勿惊。
向南徒有意,留客枉多情。
买恨金钱少,餐愁匕箸轻。
不教怜复损,为尽对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