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莫将管见谤苍苍,井底蛙牛逞巨江。
乾坤大地一只眼,用来还似一毫芒。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莫将管见谤苍苍,
井底蛙牛逞巨江。
乾坤大地一只眼,
用来还似一毫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关于证道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层次的观察者,以及对天地间微小之物和广大之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宇宙的理解和人类在其中的微不足道的存在感。诗中的一些形象隐喻和象征使得诗意更加深邃。

赏析:
诗的开篇,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妄加评论和诋毁天地的伟大。将人类与天地相比,人们的所见所知只是井底之蛙,对于宏大的江河世界一无所知。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对人类有限认知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运用了乾坤大地的比喻,将宇宙视为一只只有一只眼睛的存在。这只眼睛微小而细致,像是一根细小的光芒。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人类对宇宙的感知的微弱和有限。宇宙浩瀚无边,而人类所能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人类对于宇宙和道理的渺小认知。它呈现了一种谦逊和敬畏的态度,提醒人们要保持谦卑的心态,不要妄自尊大或妄加评论。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使得诗意更加深刻,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秋风入我户,翩翩动床帷。咄唶中夜起,奈何我心悲。四海岂不大,伤哉无己知。

谁人能使陆行舟,涉水宁无险覆忧。日照檐楹帆影动,风摇窗户橹声柔。梦回渭水清新句,歌罢浯溪欸乃愁。更看霜天晴夜月,幌然如过洞庭秋。

婺女星边去,春生即有花。寒关云复雪,古渡草连沙。宿次吴江晚,行侵日徼斜。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烧起明山翠,潮回动海霞。清高宜阅此,莫叹近天涯。

初离县日谋经宿,既到山中未忍回。公宇若无民事决,愿携茶器上山来。

檐头燕子话新晴,客里春来何似生。短榻曲肱眠未稳,好花刺眼笑相迎。生憎重碧杯中物,懒趁踏青江上行。燕坐翛然有佳处,耳根更听读书声。

我观紫燕泥巢垒。便下卵、朝朝抱子。雏儿喂大辞窠起。背父母、分飞去离。为人养小还如尔。明知得、攀缘越炽。争如修取长生理。乐清闲

鸡声催橹急,才到旧渔矶。月淡人争渡,霜浓犬出扉。招魂思昨险,拭眼悟今归。邻叟墙头问,应先泪湿衣。

江上初收战马尘,莺声柳色待行春。双旌谁道来何暮,万井如今有几人。

赣石三百里,春流十八滩。路从青壁绝,船到半江寒。不是春光好,谁供客子看?犹须一尊渌,并遣百忧宽。

春草满庭芳,玩之生意长。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我愿草庭子,生意怕满腔。乃持剪伐具,去我天一方。我闻彼绝徼,蒺藜罗中央。亦有螟与蛭,虺蛇杂蜣螂。种种积丑恶,而于草中藏。剪与不剪欤,我行课其场。大哉天地仁,剑物用繁霜。

等是黄粱未熟时,车尘马足竟胡为。山翁不起功名想,足糓多田正自奇。

晋代难为用,翻藏此水涯。在天犹有赫,镇地永无邪。雨过疑留迹,风飞去莫遮。谁云寒濑底,折戟伴沈沙。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黄烛分光过眼,柳条弄色关心。老死毋劳覆议,先生自谥醉吟。

春早城东连骑来,雨中延眺北山隈。气衔远岫朝初合,阴结重林昼未开。融雪并沾驰道柳,和风争落寝园梅。雕窗不闭朱帘卷,坐待晴光陌上回。

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未免随朝夕,依前长雪霜。夏林欹石腻,春涧水泉香。向老凋疏尽,寒天不出房。

十分春色在隣家,我独伤心感物华。君若此时辞痛饮,也应辜负后园花。

泊沙河。月钩儿挂浪,惊起两鱼梭。浅碧依痕,嫩凉生润,山色轻染修蛾。钓船在、绿杨阴下,蓦听得、扇底有吴歌。一段风情,西湖和靖,赤壁东坡。往事水流云去,叹山川良是,富贵人多。老树高低,疏星明淡,只有今古销磨。是几度、潮生潮落,甚人海、空只恁风波。闲著江湖尽宽,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不见红球上,那论彩索飞。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