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克庄的《乙丑元日口号十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chī dāi yǐ xiào mù jī zhuàng , xíng zǒu bù jiǎn zhú mǎ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竹马:1.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2.一种民间歌舞用的道具,用竹片、纸、布扎成马形,可系在表演者身上。
不减:不减bùjiǎn不次于,不少于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痴呆:(形)愚笨;傻。[反]聪慧。
木鸡:《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木制能飞的鸡。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行走:1.走路、步行。2.代称在京师担任非专任差事者为「行走」。3.走动、来往。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原诗
痴呆已肖木鸡状,行走不减竹马时。
太平期恰当今日,嬉戏翁浑如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