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

文殊笑,普贤嗔,眼里无筋一世贫。
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文殊在笑,普贤愤怒,
眼中没有丝毫财富。
每次相遇都说不要官职,
林中从未见过一个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泉所作,由七句偈语构成。整首诗以文殊、普贤两位佛教菩萨的形象为主线,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超脱尘世、超越功利的观念。

首句“文殊笑,普贤嗔”表明菩萨的态度。文殊代表智慧,他笑意盈盈,象征了佛教信仰追求智慧、超越红尘的理念。普贤则代表了慈悲,他嗔怒地出现,象征了菩萨对于众生的慈悲与警示。

第二句“眼里无筋一世贫”表达了菩萨对财富的看法。筋指的是眼白中的细纹,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眼睛对着世俗物质财富不感兴趣。菩萨在追求解脱和智慧的过程中,舍弃了物质追求,并达到贫穷无欲无求的境地。

第三句“相逢尽道休官去”表明菩萨超越世俗的追求。菩萨不希望他人寄望于官职,凡尘中的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对于追求智慧和解脱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最后一句“林下何曾见一人”则表现出佛教禅宗的空灵寂静。林下代表僻静的山林,佛教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这句话意味着法泉在禅修时,没有碰到外界的一丝尘埃,说明他能够实现心如止水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佛教禅宗的境界追求,表达了舍弃功利的态度和超越尘世的目标。法泉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佛教教义中的解脱与修行的思想,以及他个人在禅修中的感悟。

诗词推荐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

南薰殿阁,卷窗户新翠。池沼十顷净,俯桥影横霓。龟鱼自乐,潺潺螭口,流水照碧,芰荷绿满长堤。柳烟水色,一派涟漪。松竹阴中,细风缓引凉吹。琴韵响,玉德凤轸,声转瑶徽。疏襟曳履。或行或凭几。待饮彻、玉鼎云英,怎更有炎曦。

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摇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

我思至人,游心唐虞之帝廷。上下数千载,迥如云霄畴与京。臯夔礼乐表世则,克绍周孔流芳声。斯文在兹幸不坠,亘古永怀惟六经。

嘉粟旨酒,博腯牲牲。神鉴孔昭,享兹吉蠲。夙夜毖祀,孝以奉先。永锡纯嘏,功格于天。

平旦气偏清,境界复深窔。初日上东溟,高峰最先照。会意发长吟,何似苏门啸。不必谐宫商,自是山中调。

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雪边。玄关不闭何人到,此事谁论在佛先。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供水际门。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春秋人物类能言,宗国常因口舌存。我亦濒危专对出,北风满野负乾坤。

惕厉日乾乾,潜蟠工躍渊。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半夜开门雪满坡,清吟无奈玉人何。人间路与红尘隔,天上春随翠辇过。灵吹下时神语寂,琼楼高处晓寒多。笙箫本是虞廷乐,不为秋风遣棹歌。

劫运将新,天书降恩,圣师命魔。正阴阳错忤,鬼神淆混,依凭城市,绵亘山河。杀气闭空,阴容夺昼,万姓罹殃日已多。青城上,见琉璃高座,忽起巍峨。群妖忿怒扬戈。竞奔走、攻山若舞梭。感神光一瞬,龙摧虎陷,威音一动,电掣霆呵。立活化民,摄邪归正,生息熙熙享太和。风云静

阿伯迁官之五羊,严尊习隐水南庄。人生出处故有分,世道如斯徒自忙。笑我漂流双□雪,羡君奔走满靴霜。功名固是男儿志,何日归来绿野堂?

四海张公子,胜尽盛赞贤。论心绚岁日,屈指遂轻年。鹜案翻新牍,鸡窗理旧编。迟君得小暇,已索赠游篇。

山侗九愿报师恩。意净心清路坦平。便把无为为造化,不凭有作作经营。恰如逗引龙和虎,还似般调姹与婴。活乐丹成蓬岛去,和公师叔远来

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饭随粱饘。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擘臑槁与鲜。殷勤勤侑邀一饱,卷牲归馆觞更传。山蔬野果杂饴蜜,獾脯豕腊如炰煎。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为胡止饮且少安,一杯相属非偶然。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浙峰既有飞来者,菱石能无取去人。来去傥然均一理,欧公何苦把眉颦。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