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洞

万色无如叠翠何,何僧镌像屹嵯峨。
山屏晴掩牌门杳,风钥阴封梵屋多。
象落鼻形悬洞右,佛垂手迹寄岩阿。
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

作品评述

《烟霞洞》是宋代董嗣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佛教圣地景象,展示了山水与宗教信仰的结合,给人以宁静和庄严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色无如叠翠何,
何僧镌像屹嵯峨。
山屏晴掩牌门杳,
风钥阴封梵屋多。
象落鼻形悬洞右,
佛垂手迹寄岩阿。
灯辉金碧琉璃碗,
暗掩僧房络薜萝。

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充满灵性和美丽的佛教山洞。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洞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洞中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诗词开篇的"万色无如叠翠何",形容了山洞内层层叠叠的翠绿色,显示出山洞中繁茂的植被和美丽的景观。接着,诗中出现了"何僧镌像屹嵯峨",描绘了佛像庄严高耸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诗词中还描述了山洞的氛围。"山屏晴掩牌门杳"表明山作为背景屏障,使得牌坊门口的景色隐约可见,增添了一种神秘感。"风钥阴封梵屋多"则描绘了山洞内风的流动,使得梵宇更加幽静,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受。

接下来,诗词中出现了象征佛教的象和佛的手迹。"象落鼻形悬洞右"表现了象像的高悬在洞右的形象,象征佛教的庄严和威严。"佛垂手迹寄岩阿"则描绘了佛陀的手迹寄托在岩石之上,展示了佛教信仰的信仰和敬畏。

诗词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山洞内的灯光和僧房。"灯辉金碧琉璃碗"形容了灯光在洞内金碧辉煌的琉璃碗中闪耀,给人一种庄严而光明的感觉。"暗掩僧房络薜萝"则描绘了僧房被薜萝所环绕,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禅意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洞景观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庄严肃穆、充满灵性和美丽的佛教圣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词具有一种宁静、神秘和庄严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佛教信仰和自然美的力量。这首诗词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洞之中,感受到山水与宗教的融合,给人以内心的宁静和敬畏之感。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石城松柏锁烟霞。

传闻合蒲叶,曾向洛阳飞。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山临鬼门路,城绕瘴江流。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别恨归途远,离言暮景遒。夷歌翻下泪,芦酒

●【左车右酋】轩凤皇使。林薮●【左曷右鸟】鸡冠。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林(一作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瑶琴(一作琴中)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孰云意在钁头边,一击圆通彻大千。大笑低头归去后,饥餐且莫与人伟。

会计牛羊道益光,幽兰不佩亦芳香。前郎未必辞官小,我辈惟知作法凉。客抱只消潘鬓白,俸囊无奈朔身长。要知别后相思地,独上西山下夕阳。

华灯的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

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沉。

跫然诗句慰空虚,拭目科名看到渠。了却科名诗未晚,殷勤圯上一编书。

河神不恤吾民勤,涛头射山危欲倾。似闻凌云滩头水,前日肉薄几危城。

何处仙翁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一枰子玉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缓着应知心路远,急围不放耳根闲。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认亭石几寒。

涉世曾经几折肱,径须归卧北村灯。往来屑屑无家燕,去住匆匆旦过僧。浦溆舟寒秋婉娩,江湖人老雪鬅鬙。草堂便在山深处,无复莼鲈累季鹰。

富贵碧筒醉,褦襶火伞来。何如溪山曲,一笛吹寒梅。

五公稷契益皋夔,朝迹才安辄复危。始信君非讎格处,皆缘国是有摇时。高山日矫行人首,乔木时颦故老眉。莫道落南非美事,也多添得永州碑。

嵩溪修竹下,一榻坐幽深。时异交游少,年衰百病侵。生涯成鸟啄,村景付猿吟。惟有相从梦,时时到梵林。

山绕楼台水接天,袈裟同上暗门船。相思一夜梅花落,傥有人来寄短篇。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两山昨夜风雨止,水涨新痕没沙尾。黄知彭泽柳初芽,红见武陵桃欲蕊。老去逢春更惜春,平生酒伴谁知己。白发杨郎古奇士,千金已散归田里。闭门留客为张筵,共喜一时成二美。小儿行觞不计筹,大儿割肉能操匕。冬殖下箸白于肪,秋藕洗泥寒刺齿。且须快意在今朝,况我中年会能几。

世业工看卷,天资拙治生。吏曹容小隐,廪禄代深耕。痛饮中贤圣,高吟适性情。妻孥随我惯,自不厌藜羹。

扰扰走人寰,争如占得闲。防愁心付酒,求静力登山。见药芳时采,逢花好处攀。望云开病眼,临涧洗愁颜。春色流岩下,秋声碎竹间。锦文苔点点,钱样菊斑斑。路远朝无客,门深夜不关。鹤飞高缥缈,莺语巧绵蛮。养拙甘沈默,忘怀绝险艰。更怜云外路,空去又空还。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