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水心先生二首

所学如山海,吁嗟不一施。
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
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
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

作品评述

《挽水心先生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所学如山海,吁嗟不一施。
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
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
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

译文:
学问广如山海,可惜无法广泛传播。
尚未听闻有人来向箕子请教,只见人们纷纷去祭奠宣尼。
空荡荡的郡城前来哀悼,却没有人敢为他撰写碑文。
众多门下弟子,对他的学问纷纷有所领悟,但没有人敢自称为他的师傅。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水心先生的赞颂和遗憾之情。水心先生的学问渊博广大,如同山海一般,但却没有机会广泛传播,许多人都没有听闻过他的名字。相比之下,人们纷纷前来祭奠宣尼,却鲜有人愿意为水心先生立碑表达敬意。水心先生的门下弟子众多,虽然对他的学问有所领悟,但没有人敢自称为他的师傅,这反映了他学识的高深和崇敬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水心先生的敬仰和惋惜之情。通过对比水心先生的学问和宣尼的待遇,展现了水心先生在时代中的被忽视和遗忘。诗中的"所学如山海"形容了水心先生的学问之广,而"吁嗟不一施"则抒发了作者对于水心先生学识无法传播的遗憾之情。"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意味着水心先生的名声未及箕子那样响亮,但人们却对宣尼有所了解。"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描述了水心先生的葬礼场面,虽然有许多人前来哀悼,却没有人敢为他立碑纪念。最后一句"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则展现了水心先生的门下弟子对他学问的敬仰,但却没有人敢自称为他的师傅,显示了他学问的卓越和他在门下弟子中的崇高地位。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水心先生的钦佩和惋惜,同时也探讨了学问传承和人们对学问的认同的问题。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会同馆里紫蒙茸,兰麝飘来阵阵风。箫鼓沸天回雁舞,黄罗帐幔燕三宫。

燕云漠漠锁重楼,八骏驱驰正未休。莫道十旬犹不返,金陵原是帝王州。

百丈清规,千古洪范。藏这则虚空绝迹。用之则纲令森严。

久从游学识英雄,杖策南来见略同。首建雄谋恢汉业,云台端合议元功。

布衲王摩诘,禅余寄笔端。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秋入无声句,山连欲雨寒。平生梦想处,奉乞小巑岏。

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青嶂迥开蹲虎戍,碧流潜伏跃龙关。地分吴楚星辰内,水迫沧溟宇宙间。焚却戍船无战伐,使知风教被乌蛮。

溪路六七里,茅茨三两家。断崖悬石髓,古树有松花。绝壑无人处,看云到日斜。过山幽更甚,时复见樵车。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风来无市声,景物占深净。鸥狎堂上翁,时来点天镜。

便作武陵溪上看,春来何处不开花。

心事知谁许。政吾曹、摛辞弄翰,邀凉蠲暑。节物於人俱可喜,今夕渠媚妩。笑曝腹、书生风度。河鼓天孙非世俗,纵惊云、急雨休轻诉。忆倾盖,便如故。良辰欢意宽离绪。称仙家、瑶台缥缈,霓裳掀举。应想尘寰空怅望,月路谁曾隔阻。是处有、绮窗朱户。我爱五湖烟水阔,待扁舟、寻

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才乱绛河低。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

日落乌将数子归,风和雉挟两雌飞;不如村舍安孤寂,父子飘然两褐衣。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黄钟为角]升晖丽天,阳德之母。率无颇偏,兼烛下土。恭事崇坛,礼乐具举。顿御龙,裴回容兴。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一风一雨天酝雪,溪上行人手吹裂。主人扫巷作光华,满注金罍唤宾客。酒酣耳热胆量宽,容我口开非带仄。天寒捉膝政相宜,共道兴来连举白。人心好客天亦知,平时思雪不可期。寒消内热活肺渴,瑶花满眼真瑰奇。一尺呈丰有成验,三白谴厉徵前为。不辞秉烛达曙光,别思共醉今何辞。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入夜暑气薄,辉辉星满空。钩帘倚新月,却扇受微凤。痟渴几时愈,浮楂何处通。轻生一快意,波浪五湖中。

凤凰山下网罗疏,翠翮摇空去有馀。陶令已抛彭泽印,谢敷今作会稽居。碧峰四向晚吟处,啼鸟数声春醉初。更放鱼舠鉴湖上,芙蓉香里卧看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